•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157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松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安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出书断舍离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安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122130068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8页
  • 字数 477千字
【内容简介】
《金属表面着色技术》详细介绍了不锈钢、镀锌钢材、铁合金、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以及其他金属材料的着色工艺与着色配方,同时详细介绍了应用广泛的金属仿金工艺和着色废水处理。
【目录】
第1章概述
1.1金属表面着色技术
1.2钢铁材料表面着色技术
1.3有色金属着色技术
1.3.1有色金属着色技术概述
1.3.2有色金属着色技术分类

第2章不锈钢着色
2.1不锈钢着色的预处理
2.1.1概述
2.1.2不锈钢制件预处理的方法
2.2不锈钢着黑色
2.2.1不锈钢着黑色的方法分类
2.2.2对发黑零件的要求
2.2.3化学着黑色膜层的物理与化学性能
2.2.4不锈钢化学着黑色
2.2.5不锈钢电解着黑色
2.3不锈钢着彩色
2.3.1概述
2.3.2彩色不锈钢显色原理
2.3.3彩色不锈钢的性能
2.3.4化学处理法着彩色
2.3.5不锈钢电化学着彩色
2.3.6固膜处理和封闭处理
2.4不锈钢化学着色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2.4.1国外化学着色法的研究及应用
2.4.2国内化学着色法的研究与应用
2.4.3彩色不锈钢的应用

第3章镀锌层着色技术
3.1概述
3.2预处理工艺
3.3镀锌层铬酸盐法着色
3.3.1概述
3.3.2原理
3.3.3低铬一次性蓝白色钝化
3.3.4超低铬蓝白色钝化
3.3.5低铬银白色钝化
3.3.6金黄色钝化
3.3.7低铬金黄色钝化
3.3.8高铬彩色钝化
3.3.9低铬彩色钝化
3.3.10超低铬彩色钝化
3.3.11军绿色钝化
3.3.12黑色钝化
3.3.13增强镀锌层铬酸盐钝化膜耐蚀性的措施
3.3.14镀锌钝化膜的保护层
3.4镀锌层的无铬钝化
3.4.1概述
3.4.2有机化合物对镀锌层的钝化处理
3.4.3锌层表面的磷化处理
3.4.4钛盐钝化
3.4.5钼酸盐和钨酸盐钝化
3.4.6稀土钝化处理
3.4.7镀锌层硅酸盐处理
3.5镀锌层其他着色方法
3.5.1铬酸盐着色
3.5.2硫化物着色法
3.5.3置换着色法
3.6低铬钝化液的维护与再生
3.6.1钝化液维护的必要性
3.6.2钝化液维护的规律
3.6.3离子交换法
3.7镀锌层染色
3.7.1概述
3.7.2染色机理
3.7.3镀锌层染色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规范
3.7.4镀液的选择
3.7.5镀层的化学处理
3.7.6染色
3.8镀锌层钝化膜的检验和选择
3.8.1镀锌钝化膜层的检验
3.8.2镀锌层钝化膜的选择

第4章铁、铬着色技术
4.1铁的着色处理
4.1.1铁的性质与用途
4.1.2钢铁的着色处理
4.2铬的着色处理
4.2.1铬的性质与用途
4.2.2铬的着色处理

第5章铝及铝合金着色技术
5.1概述
5.1.1铝及铝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5.1.2铝及铝合金着色技术
5.2预处理
5.2.1机械法预处理
5.2.2化学、电化学预处理
5.2.3预处理的工序和控制
5.3阳极氧化处理
5.3.1阳极氧化膜的性质
5.3.2阳极氧化的基本机理
5.3.3铝的阳极氧化工艺
5.4铝的着色处理
5.4.1自然发色法
5.4.2电解着色法
5.4.3染色法
5.4.4三种着色法的比较
5.4.5其他几种铝的着色处理方法
5.5封孔处理
5.5.1水合封孔
5.5.2有机涂层封孔
5.5.3电泳涂装
5.5.4水溶性浸渍涂装
5.5.5静电涂装
5.5.6TFS涂装
5.5.7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热封孔起粉现象的消除
5.6铝及铝合金着色技术展望

第6章铜及铜合金着色
6.1铜和铜合金的性质和应用
6.1.1铜的性质
6.1.2铜合金的分类
6.1.3铜和铜合金的应用
6.2铜和铜合金的着色工艺
6.2.1研究背景
6.2.2铜和铜合金着色技术的发展现状
6.2.3铜和铜合金着色工艺

第7章表面仿金工艺
7.1概述
7.2电镀仿金工艺
7.2.1氰化物电镀仿金镀层
7.2.2焦磷酸盐电镀仿金镀层
7.2.3HEDP电镀仿金镀层
7.2.4电镀仿金镀层工艺注意事项
7.2.5后处理
7.3铝氧化仿金工艺
7.4仿金涂料
7.4.1自制仿金涂料
7.4.2仿金镀工艺
7.5干法电镀工艺
7.5.1真空蒸镀
7.5.2阴极溅射
7.5.3离子镀

第8章其他有色金属的着色技术
8.1钛的着色处理
8.1.1钛的性质与用途
8.1.2钛的着色处理
8.2镉的着色处理
8.2.1镉的性质与用途
8.2.2镉的着色处理
8.2.3镀镉染色
8.3锡的着色处理
8.3.1锡的性质与用途
8.3.2锡的着色处理
8.4银的着色处理
8.4.1银的性质与用途
8.4.2银的着色处理
8.5镍的着色处理
8.5.1镍的性质与用途
8.5.2镍与镍合金的着色
8.5.3荧光镀镍
8.6金的着色处理
8.6.1金的性质与用途
8.6.2金的着色处理
8.7钴的着色处理
8.7.1钴的性质与用途
8.7.2钴的着色处理
8.8铍的着色处理
8.8.1铍的性质与用途
8.8.2铍的着色处理
8.9镁合金的着色处理
8.9.1镁合金的阳极氧化
8.9.2镁合金的着色技术

第9章废水处理
9.1预处理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9.1.1含油废水的处理和利用
9.1.2酸碱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9.2锌层钝化含铬废水的处理
9.2.1概述
9.2.2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
9.2.3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
9.2.4铸铁屑·活性炭法处理含铬废水
9.2.5间歇式逆流漂洗与化学还原组合法
9.2.6气浮法治理技术
9.2.7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
9.2.8利用含Fe2+的酸性废水治理含铬废水
9.2.9铁屑法处理含铬废水
9.2.10焦炭·铁屑法处理含铬废水
9.2.11钛涂钌--铜网电解处理含铬废水
9.2.12其他方法
9.2.13国内外含铬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9.3含铬废水处理展望
9.3.1从“终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及全过程控制转变
9.3.2发展闭路循环
9.3.3从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转变
9.3.4从单元处理技术向多元组合处理技术转变
9.3.5加强管理
9.3.6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控制转变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