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 1.2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许嘉璐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4.7
上书时间2024-11-05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汇集了许嘉璐先生十余年来研究中华文化成果的精华,全书分为十六个部分,全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质以及作为中华文化基本因子的儒学、佛学、道教等的基本精神,指出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以及中华文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展方向。主要内容有:一、中华文化的一般内涵,二、中华文化的特质,三、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四、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儒、释、道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五、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的关系,六、当代文化建设的困惑和症结,七、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书稿的构成:神秘—生疏——中华文化解读;文化的多元和中华文化特质;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漫说;训诂学与经学、文化;关于儒学若干问题的辨识;禅宗——中外文化相融之范例;道教经典的时代性阐释及其意义;中华文化重任在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漫谈“文化强国”战略;文化建设的困惑和我见;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对于中华文化和新文化建设的思考等。
许嘉璐,1937年生,字若石,江苏淮安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汉语文化学院院长;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汉语史、应用语言学两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理事会理事长。多年从事语言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著有《未辍集》《未成集》《未了集》、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等多部专著及大量学术论文。在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撰写了《古代文体常识》《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古语趣谈》等著作。主编了《中国传统语言学辞典》《中国古代礼俗辞典》《古代汉语》《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丛书》和《古今字汇释》等。主持《文白对照十三经》《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译》等大型文化工程。
前言:世界格局巨变与中华文化担当
第一讲 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一、我不得不去思考文化问题
二、什么是文化,什么不是文化
三、要把握文化,首先要将它条理化
四、文化三个层级间的关系
五、文化的层级和系统间相互纠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六、文化发展的五大规律
七、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
八、几点对策
第二讲 中华文化源流(上)
引子
一、自然—人群—文化
二、家庭—家族—国家
三、宗教—礼制—习俗
四、封建—郡县;帝王—政府
第三讲 中华文化源流(下)
五、庶士—世族—士臣
六、百家—儒家;道学—理学
七、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比较
八、中华文化衰败的原因
余说
第四讲 文化的多元和中华文化特质
一、文化的本质是多元的
二、文化是各个民族的文化,有本质不同的交往方式
三、文化的多元性受到空前重视
四、多元文化对话的核心是信仰和宗教
五、中华文化的特质
六、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在己身内部的表现
第五讲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中华文化
二、如何把握、观察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底蕴
四、中西文化的同异
五、中外文化交际的原则
第六讲 认识一下儒家经典
一、儒家与世界著名宗教
二、概说《十三经》
三、儒家的终极问题
四、破除神秘感
第七讲 训诂学与经学、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训诂学与经学
三、训诂学与文化
四、训诂学与诠释学
五、训诂学的工具、范围、目的与目标
六、现状与展望
第八讲 关于儒学若干问题的辨识
一、关于儒家是否保守的问题
二、关于儒学能否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问题
三、关于儒家对利和义、法和德关系的认识
第九讲 禅宗——中外文化相融之范例
一、佛教要义
二、佛教传入中国之过程
三、佛教与中华文化之相融
四、禅宗之一统
五、范例之启示
第十讲 中华文化重任在肩
第十一讲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文化的层次和类别
二、中华文化形成的环境和条件
三、中华文化的成长和细密化过程
四、历史趋势的逆转
五、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
第十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一、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层级
二、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定型
三、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第十三讲 漫谈“文化强国”战略
一、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既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来的需要
二、思考文化战略必须遵循文化发生、发展、壮大以及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规律
三、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
第十四讲 对于中华文化和新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当前文化建设的紧迫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