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一版3印)

正版实拍,内页干净无勾画,自粘袋防尘保护!【强化包装发货】

168 九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奎松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

上书时间2024-06-25

彭城青年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奎松 著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080030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1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整理收录了国内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教授近年来见诸《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报刊杂志上的各种访谈、演讲文稿及专著书序。全文以平易亲和的文字,揭开国共关系、西安事变、中苏关系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并展示了一位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鲜明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包括他对历史真相的执着以求,对芸芸众生的现实关怀,对民族主义的全面反思,对人性的尊重和深度发掘。
【作者简介】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战与危机(1927-1937)》(《中国近代通史进程》)、《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等专著十余种,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研究论文。
【目录】
第一编观念与方法的讨论
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问题
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
历史研究中的人性取向问题
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起步与意义
研究中国现代史最需要什么?
历史研究越实证越容易有生命力
不能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概念化
拨开中国现代史的迷雾
如何读懂我们的历史
国共关系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第二编历史研究应有的眼界
研究历史在于反思我们的过去
多问几个怎么了、为什么?
社会发展中的“阿凡达”式困惑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日关系
实事求是地总结抗战史的经验与教训
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纪念抗战,反思自我
建构健康开放的民族主义
历史上国共两党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第三编书序谈史录
直面中国革命
我为什么研究西安事变?
中国革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有多大?
从中共建党谈起
应该相信记忆,还是应该从档案文献出发?
对中共革命成功原因的一点思考
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问题之必要
研究历史,贵在求真
避免重犯文革错误的关键所在
历史有其自身的逻辑
从国民党的角度来了解国共关系的尝试
从共产党人的角度来看国共关系
历史研究首先是人的研究
“恩怨”之中的思考
在毛泽东“革命外交”的背后
读史不能无疑
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如何从党史研究转向历史研究
保持客观性才容易还原历史
探求历史真实需要专业精神和技能
研究历史也应做普及工作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