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④明清

一版一印 少许划线

50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温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振濂 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卖书喝可乐的书摊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振濂 著
  •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715179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8页
【内容简介】
  本系列作者以“经典作品”为主线,对自古至今的近900件书画篆刻作品进行逐一梳理。从“经典作品”中带出书画人物以及书画篆刻的视觉形式变迁、表现手法变迁、社会文化观念变迁乃至艺术观念的变迁。
  有问题、有思考,就会有学术的未来。在这套“品味经典”系列中,还有许多学术问题尚未有机缘获得解答与求得结论。于是,我也许还有一个意外的期望:“品味经典”是把书越做越薄,从大部头硬精装千页大书分解成10册软精装图文版。但正因为簿了,方便阅读了,文中提出的问题更易受到学界关注了。也许在学术上反而能越做越厚——与“养在深闺无人识”相比,现在的受众更多,从各个新角度来研究、思考、解答问题的机缘当然也越多。这对于学术而言,只有好处而无任何坏处。
  这或许也是在时隔十几年后再来重编这部文稿的意义所在吧?
【作者简介】
  陈振濂:1956年生于上海,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人,中国书坛大师级人物。是一个以一己之力有力地提升了当代书学品位并为其现代启蒙和建构做了全方位铺垫的一流理论家。
  其理论为他赢得了“陈振濂旋风”的美誉。以书法、篆刻书法理论享誉书坛,亦擅国画。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全国中青展评委,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书协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长,浙江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艺术系主任。
  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书法学硕士学位。自幼学书,擅行草,书风清健潇洒,擅国画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书法篆刻展览,并被收入多种作品专集,曾先后在日本,台湾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精于书画篆刻理论研究,著述甚丰,著有《陈振濂书画篆刻集》《书法美学》《现代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通史》《中国书法评论史》《书法美学》《书法学概论》《空间诗学导论》《篆刻艺术综述》《历史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篆刻通典》《中国书画篆刻通典》《中国画形式美研究》等。在日本书法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译有《日本书法史》。著有《日本书法篆刻话史》《日本书法通鉴》《现代日本书法大典》《中日书法艺术比较》曾先后三次赴日本讲学。1980年起致力于书法教育学的构建研究。著有《书法教育学》《高等书法教程》推出“陈振濂书法教学法体系”。
【目录】
自序
杜门染翰与尚侠使气——宋克其人其书
沈度的仕途与台阁体书风
沈粲《梁武帝草书状》——作草若楷
“百年后寥寥乃尔”——关于解缙的遗憾
行书稍有可取——张弼的启示
《七星检图诗》——沈周的隐逸与步趋山谷
李应祯作书兼取碑意
吴宽《诗稿》中的苏轼格调
篆书家李东阳的草书诗稿
“茅龙书”说陈献章
陈璧《临张长史秋深帖》——明初草法楷范
祝枝山——“才”与“学”的结晶
枝山草书天下无——看祝允明《后赤壁赋》
《出师表》——祝枝山才气的另一面——醇和
文徵明小楷书的稳健涵义
法度有余但稍欠神韵的文征明行书
从《七律四首》看唐寅的书风柔媚
“手不停挥”而有“萧散之气”——文彭的草书
秉承父风的文嘉——《怀素小草千字文跋》
陈道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徐渭——书法史上的梵高
《何陋轩记》——王守仁的“唯心”书法观
博采众长的王宠行草《宋之问诗》
王宠小楷《别鹄操》——取法乎上
悖逆的为人与正道的书风一—兼谈丰坊“作伪”
关于莫是龙与《山居杂赋》
王世贞《诗稿》——大文学家的风度
是真名士自风流——邢侗书说
“休粮道士”的比喻——董其昌的草书
“古淡”的董其昌《万岁通天帖跋》
“别格”张瑞图
崇尚气节以死殉志的倪元璐
险怪与内敛的结合——黄道周《洗心诗》
理性的主体——关于王铎草书
在气势中不失技巧精密——王铎《草书诗卷》
追求拙丑的傅山
精凝静穆的傅山小楷《逍遥游》
《丹枫阁记》中的孤臣孽子之心
孤介的标志——八大山人《临蔡邕书卷》
石涛《罗浮山图册跋》——不失大家风范
郑簠——“每作一字必气喘数刻”
俗不可耐的乾隆《兰亭八柱帖跋》
……
附录:中国书法年表(明清)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