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权法1.0:数权的理论基础
  • 数权法1.0:数权的理论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权法1.0:数权的理论基础

8 1.4折 59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焦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连玉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印刷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8-27

凤凰小区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连玉明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ISBN 9787520136884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页数 313页
【内容简介】
《数权法1.0》基于“数据人”假设,创新性地提出了“数权法”的概念,试图建构一个“数权—数权制度—数权法”的法律架构,这必定会成为法学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数字文明,人类从“人权”“物权”迈向“数权”时代,法律将实现从“人法”到“物法”再到“数法”的跃迁。数权法是人类迈向数字文明的新秩序,是时代进化的产物。
《数权法1.0》以数权为研究对象,它把基于“数据人”而衍生的权利称之为数权;把基于数权而建构的秩序,称之为数权制度;把基于数据制度而形成的法律规范,称之为数权法,从而建构了“数权-数权制度-数权法”的法理架构。
【作者简介】
连玉明,198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中国著名城市专家,教授,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领导决策信息杂志社社长。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
【目录】
文前辅文
编委会
序主编的话
绪论
第一章 数权对人类共同生活的意义
第一节 重混时代
(一)重混与人类社会
1.混沌、秩序与重混
2.重混即创新
3.消失的边界与重混时代的来临
(二)增长来源于重混
1.文明的增长来源于重混
2.经济的增长来源于重混
3.数据的增长来源于重混
(三)重混的法律要义
1.重混是一把双刃剑
2.重混对秩序的冲击
3.重混对法律的挑战
第二节 块数据范式
(一)重混:数据的价值体现
1.万物皆可数据化
2.数据的价值在于重混
3.数据的重混:组合、整合与聚合
(二)块数据:重混场域中的思维范式
1.从大数据到块数据
2.块数据的解构与重构
3.块数据:大数据时代的解决方案
(三)数据失序与数据治理
第三节 数权与秩序的重建
(一)秩序与秩序需求
1.人类文明的本质是秩序的建构
2.秩序的分类
3.秩序需求是人类的瓶颈需求
(二)秩序互联网与互联网治理
(三)数权与数字秩序
1.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是秩序
2.人类共同生活的核心是数权
3.人类共同生活的未来是共享
第二章 人权、物权与数权
第一节 人与人权
(一)人权的哲学基础
1.自然权利说
2.法律权利说
3.社会权利说
4.人性来源说
5.道德权利说
(二)人权观
1.第一代人权观
2.第二代人权观
3.第三代人权观
(三)人权的发展
1.人权的局限
2.人权的胜利
3.人权的延展
第二节 物与物权
(一)物的价值
1.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
2.物权的起源
3.物的法律特征及意义
(二)物权的本质
1.物权的定义及分类
2.物权的基本特征
3.物权的效力
(三)物权与工业文明
1.人类文明的演进
2.物权的归属秩序
3.工业文明与“物法”
第三节 数与数权
(一)“数据人”假设
1.经济人、社会人与数据人
2.数据人假设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3.数据人的权利保护
(二)数据赋权
1.数据是一种新型权利客体
2.数据的法律属性
3.数据的权力与权利
(三)第三种权利
1.数权是人格权与财产权的综合体
2.人权、物权与数权的区分
第三章 数权观第一节 几种数权学说
(一)新型人格权说
(二)知识产权说
(三)商业秘密说
(四)数据财产权说
第二节 数权的界定
(一)数权主体与数权客体
1.物权主体与数权主体
2.物权客体与数权客体
(二)数据权利:一种新型公民权利
1.数据权利的内涵
2.数据权利的博弈
3.数据权利的保护困境
(三)数据主权:一种新型国家主权
1.数据主权的内涵
2.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
3.数据主权的制度思考
(四)数权的本质是共享权
1.从“一物一权”到“一数多权”
2.无边界共享
3.信任与利他是数权共享的基础
4.“占有权”与“共享权”
第三节 数权的属性
(一)数权的私权属性
1.数权:一项新的民事权利
2.民法视角下的数权保护
(二)数权的公权属性
1.从私权利到公权力
2.数权具有公权属性
3.数据公权的自我扩张性
(三)数权的主权属性
1.从国家主权到数据主权
2.数据主权的性质
3.数据主权的保护
第四章 数权制度第一节 数权法定制度
(一)从应然数权到实然数权
(二)数权法定的原则
(三)数权法定的内容
(四)数权法定的意义
(五)数权法定的困境
第二节 数据所有权制度
(一)所有权的缓和
(二)数据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三)数据所有权的权能
(四)数据所有权的约定使用制度
(五)数据所有权的法定使用制度
第三节 用益数权制度
(一)被限制的所有权
(二)用益数权的特征
(三)用益数权的内容
(四)用益数权的意义
第四节 公益数权制度
(一)公益数据的界定
(二)公益数权的内涵
(三)公益数权的特征
(四)公益数权的主体
(五)公益数权的权能
第五节 共享制度
(一)从开放存取到共享经济
(二)数权共享的提出
(三)数权共享的内涵
(四)数权共享制度的构建
(五)数权共享的困境
第五章 数权法与数字文明新秩序第一节 数权法的价值
(一)规则新坐标
(二)治理新范式
(三)权利新主张
第二节 数权法与其他社会控制力量
(一)数权法与权力秩序
(二)数权法与伦理道德
(三)数权法与社会习惯
(四)数权法与社会舆论
第三节 数权法:新秩序,新文明
(一)数智社会
(二)法律的未来
1.未来社会的制度构成
2.算法即法律
3.物权法与数权法是数字文明时代的两大法律基础
(三)文明的展望
1.自然人、机器人与基因人
2.文明的融合
3.未来的文明
术语索引后记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