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高级实用英语系列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高级实用英语系列教材)

17.4 4.6折 38 全新

库存2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长亭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300306605

上书时间2024-11-19

尚贤文化郑州分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长亭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30660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6页
  • 字数 25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章回顾了中西文化发展的源流,梳理了“文化”的释义,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对中西方文化观进行了比较。第二章对中西方文学进行了比较,主要聚焦中西文学的起源?p小说?p诗歌?p戏剧的比较,通过比较文学差异,洞察文化差异。第三章比较英国和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通过对比使读者较好地了解环境的差异对两种语言的影响。第四章从园林?p绘画?p雕塑三个方面对中西艺术进行比较。第五章对中西方生活民俗进行比较,从饮食?p居住?p数字三个方面展开,使读者了解民俗与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第六章对中西方的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比较。本章使读者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意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第七章通过对中西神话差异的比较,我们就能从源头上探析出中西文化何以有如此大的不同以及民族特点形成的根源。后第八章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读者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民族性,时代性、区域性和社会性。后一章探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读者领悟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认识到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助力,中国模式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
【作者简介】
李长亭,文学博士,教授,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一流专业英语专业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河南省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外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南阳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李长亭教授目前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3部,近年来在A&HCI或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中西文化发展源流

1.1? “文化”释义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是富有弹性的,文化这个词在汉语中是古已有之的词语。根据我国辞书上的解释,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的基本义是“纹理”,由这个基本义逐渐引申而有“图案”“语言文字”“文物典籍”“文学艺术”“礼乐制度”甚至“美善德行”等意义。“化”的本义是“变易”“生成”“造化”“天地之化育”等,表明事物变化向善的意思。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们既关注天文,也重视人文。“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和变迁,“人文”指人际社会关系规律和变化。治国者观天文以明时序运转、环境变迁,治人文以明确社会礼仪和人际行为规范,以便对社会以文教化,促进整个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日趋向善、生生不息地发展。“文化”两字便因此相连,表示人类认知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经验和成就。英语中的 culture 的基本意义是“栽培”“种植”,逐步引申到对人的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对社会的改革,与中文的“文化”有大致相同的意思。19 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在泰勒之后,人类学家们又给文化下过很多种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中的大部分仍以泰勒的定义为基础。美国社会学家福尔森认为:文化是一切人工产物的总和,包括一切由人类发明并由人类传递后代的器物的全部及生活的习惯。美国人类学家林顿(R. Linton)指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被公认为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部分生活方式……整个文化还包括诸如洗碗、开车等世俗行为,而且,对文化研究来说,这些世俗行为与那些被认为是生活中高妙雅致的事物相比,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林顿还进一步指出: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没有无文化的个人。每个社会,无论多么简陋,总有一种文化。

按照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的观点,文化可以分成以下五类:(1)生态文化;(2)物质文化;(3)社会文化;(4)宗教文化;(5)语言文化。文化的这五个层次之间是互相交叉、渗透的,是同时共存的。其中语言文化是在其他四个方面所组成的客观环境中产生的,并且是它们的表现和反应。

文化作为人们进行科学探索的对象,是从欧洲人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人关注人文和人性的启蒙,激发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研究的热情。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人惊奇地发现,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众多的文化风俗、社会制度、语言文字和音乐艺术;同时他们也注意到各种文化的变化,意识到文化是一种历史性发展的动态性的体系。于是文化就进入了欧洲人的学术研究。

严格地讲,文化实际上是人文(人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包括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因此,文化就是指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的认知、体验、改造活动和成就。虽然学者们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已多达 300 余种,各有歧见,但是文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是器物文化,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等等;中层是制度文化,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行为规范、礼仪习俗等等;深层是观念文化,如价值观、思想心态、思维习惯等等。表层器物文化和中层制度文化是外在性的,它们较易受到其他异文化的干扰和影响,深层观念文化是内在的,具有强大的惰性和韧性,往往不受异文化的干扰。语言与这三个层次的文化都血肉相连,尤其与深层观念文化的联系更为隐性也更加深刻。

中西学者开始对文化的内涵及其涵盖范围展开了广泛的探讨,西南交通大学徐行言教授在《中西文化比较》一书中把文化概念的阐述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思路。

1)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