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
19.1
4.2折
¥
4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洪源渤;王静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516186329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洪源渤;王静琦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86329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2页
-
字数
182千字
- 【内容简介】
-
洪源渤、王静琦等*的这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这个主题,系统地研究了宗教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概念与内涵,当代世界宗教新变化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宗教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宗教活动的变化与发展,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势,国家宗教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的当代反思,国家宗教政策及其执行与维护国家稳定的整体评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时代价值,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内涵、历史透视、理论突破和价值实现等,指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价值实现的路径。
- 【目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宗教的当代性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一 宗教的起源和本质
二 宗教的信仰和价值
三 宗教的发展和消亡
第二节 当代宗教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一 发展中国家信众规模持续扩张
二 三股势力利用宗教引发全球性危机
三 政教关系日趋复杂
四 生态主义宗教学派深受推崇
第三节 当代世界宗教新变化的原因
一 全球性发展危机在宗教领域的折射
二 世界政治新格局与宗教功能的凸显
三 地区民族矛盾加剧宗教冲突
第二章 宗教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宗教的消极效应
一 阶级统治渗透的工具
二 精神鸦片
三 社会稳定的“诅咒阀”
四 恐怖活动的载体
第二节 宗教的正面效应
一 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剂
二 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 医治心灵的良药
四 文化交流的助推力
第三节 理性看待宗教的双重性
一 宗教的双重性:传统缺陷与现代重构
二 作为文化的宗教:传承与发展
三 作为现实的宗教:尊重与信任
第三章 当代中国宗教的变化与发展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宗教的新变化
一 逐步适应社会主义道路
二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日益促进社会和谐
四 宗教文化广受中国社会认同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宗教的新特点
一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二 宗教信仰的群众性
三 宗教问题的民族性
四 宗教影响的国际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宗教发展趋势
一 宗教影响力持续扩大
二 宗教世俗化倾向逐步加强
三 宗教信仰形态日趋多元
四 宗教发展进程曲折多变
第四章 中国宗教政策及其执行的反思
第一节 宗教政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客观考量
一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
二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条件
三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
第二节 中国宗教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性审视
一 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全面构建
二 限制消极因素,维护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第三节 中国宗教政策与维护国家稳定的整体评估
一 宗教与维护国家稳定的内在关联
二 宗教政策在维护国家稳定中的积极效应
三 基于国家稳定战略的宗教政策完善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时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中国化的历史生成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溯源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确立
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内涵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表征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价值实现
一 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价值
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价值实现的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