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一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一辑)

33.6 4.9折 6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耘耕 陈虹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9

上书时间2024-10-11

尚贤文化郑州分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耘耕 陈虹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23426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小16开
  • 页数 348页
  • 字数 3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刊是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面向全国推出的新媒体与社会方面的学术展示、交流平台。本辑是第21辑。 
本辑“专题策划”聚焦政务微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影响与作用,选编4篇研究性论文分别从政府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城市形象、政民关系及地方政府治理为研究议题,基于移动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考察移动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破困策略与责任提升路径;基于广州6个政府新媒体对其传播特征及呈现的广州城市形象进行内容分析;基于三省政务微信的对比分析,对政务微信在政民沟通中发挥着渠道的作用进行检验;基于基于嵌入式治理理论,探讨微信政治参与“嵌入”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路径。
“媒介即人的延伸”。人通过媒介获取知识、传播信息与维系关系。技术的革新催生多种媒介形态,影响着人的观念塑造、使用行为与心理认知。本辑“学术沙龙”聚焦媒介使用及其对人的影响,研究分别以手机、微信、品牌社区为研究平台,关注人的面子观及其媒介使用、人际关系的建构及品牌社区关系的塑造;通过对微博、网络直播平台、网络媒体、上海十所高校大学生的量化分析,分别探讨微博红人广告行为及其影响、网络直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媒介使用对网民国家认同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学术沙龙”还关注新媒体对文化产业发展、思想宣传工作及律师职业伦理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化产业形态的内容生产、制播宣发、产业生长链等层面的分析,考察建构传播伦理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从网络传播的背景环境、传播对象和传播形式分析思想宣传工作的网络传播技巧;分析中美社交媒体对律师职业伦理的建构特征及其影响。
媒介不仅影响人的行为与心理,更构建社会生态。当前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风险社会,媒介作为公共表达空间,呈现社会议题,突显社会情感,体现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大众。本辑“个案研究”从社会生活层面,以两岸四地媒体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关注焦点和治理问题,探讨其在运用过程中涉及的公共服务与管理问题;从媒介研究层面,聚焦2016年微信空间的公共话语表达;从个体研究层面,以“教师AA聚餐被通报”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公共事件的传者框架与网民情绪;从群体研究层面,“个案研究”还关注媒介呈现中的特定群体,以中国在英青年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以广州素食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的素食传播及其中国特色。“他山之石”以美国飓风“厄玛(Irma)”为研究个案,考察美国灾难应急管理的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进而从制度、主体、技术、理念四个方面阐述美国灾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对于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意义。
草木百年也历新雨露。媒介与社会的研究无外乎媒介、人、事等简单要素,但媒介与人、媒介与事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新媒体与社会》辑刊致力于在传统经典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并重,学术内涵与研究前沿兼顾,旨在全球性新媒体语境和舆论生态中,追求学术思想的沉淀与深思。

【作者简介】
谢耘耕  文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02~2004),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2007~2009)。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2010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批准,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挂牌成立。 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社会、危机传播管理。
【目录】

观点荟萃
专题策划
移动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以湖北省微信公众号的实证考察为例
政务新媒体构建城市形象策略研究——以广州三家政务“双微”平台为例
微媒体:政民关系中的微渠道——基于三个省级政务微信的对比分析
微信政治参与: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嵌入式治理的
创新之道
学术沙龙
中国人的面子观与智能手机功能的使用
社交媒介微信的日常使用与人际关系的建构——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品牌社区感知特征如何影响用户的品牌社区关系?——基于小米品牌社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实证分析
微博红人广告行为的预期背离及其影响——基于预期违背理论框架的广告效果研究
网络直播平台的使用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吗?——网络直播的使用强度、动机与主观幸福感
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上海10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分析
美国智库涉南海议题生产特征和传播方式研究——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例
文化产业发展的伦理特质及其文化动能
新形势下探索思想宣传工作的网络传播技巧
法律与科技:社交媒体中律师职业伦理之建构
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变局:融合与转型——第七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会议综述
新媒体语境下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第六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国研究生
学术论坛综述
个案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服务研究:对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公共自行车的
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新史记”:自媒体时代的一种公共话语表达——基于2016年微信空间的内容分析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传者框架与网民情绪探究——以新浪微博“教师AA聚餐被通报”
事件为例
流动中的“我”:23名在英中国青年留学生于社交
媒体的选择与书写
传播视角下的素食研究:素食作为一种生命
传播空间
他山之石
美国灾难应急管理的特征与启示——以飓风“厄玛”为例

内容摘要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是靠前本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辑“专题策划”以探讨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为要,这是因为微信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媒介现象和信息范式。“学术沙龙”聚焦媒介使用及其对人的影响,分别以手机、微信、品牌社区为研究平台,关注人的面子观及其媒介使用、人际关系的建构、品牌社区关系的塑造等问题。“个案研究”集中关注媒介作为公共表达的空问,对呈现社会议题、凸显社会情感、体现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大众等职能的实现。“他山之石”重点考察美国灾难应急管理的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从制度、主体、技术、理念四个方面阐述美国灾难应急管理体制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意义。《新媒体与社会》辑刊力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追求学术思想的积淀。
    这本谢耘耕、陈虹主编的《新媒体与社会(第21辑)》是其中一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