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望此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远望此地

5.4 1.7折 32 八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平

出版社四川人民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货号e1108409501205135363

上书时间2024-09-14

转转超品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清平
  • 出版社 四川人民
  • 出版时间 2018-06
  • ISBN 978722010879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作者简介】

清平:本名王清平,1962年生于苏州。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1987年至今供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1996年获刘丽安诗歌奖。200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一类人》,2013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我写我不写》。2011年中文主编由美国铜峡谷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诗选集《推开窗》。

【目录】

‘卷一
杜丽片论
孤立的美景
走在看得见它们的路上
《海子的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导读
令人吃惊的《中间代诗全集》
中国当代诗歌集《推开窗》(美国双语版)导言
《天囚》编后记
我的诗
《蓝星诗库》概要
对西渡提问的一些回答
答《广西文学》关于诗歌语言问题的访谈
“迷上了写诗这件事”——答冷霜十三问
卷二
日思录
关于新诗百年
关于诗歌教育
关于截句
关于《通惠河》《今天来》答一苇兄评论
无所不在
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
远望此地
一个迷局
一种丧失
哀伤之后
今日中国
乱之书
卷三
节奏,节奏
前进或后退
诗歌是否可以说出真理
悲观享乐主义
不需要诗歌力量的诗歌
奇迹是什么
伟大的力量,或渺茫的力量
俯瞰,或顺流而下
无意义的意义
安静之诗
一首诗中的另一首诗
抱怨的力量
近于无言
一首诗,光芒何在
绝句有多绝
一声轻叹
为谁写作
有力的一首诗
一首短诗,一种写法
一首诗,一种读法
无限触动的有限诗意
从疑惑到神秘
二道沟笔记

‘‘卷一
杜丽片论
孤立的美景
走在看得见它们的路上
《海子的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导读
令人吃惊的《中间代诗全集》
中国当代诗歌集《推开窗》(美国双语版)导言
《天囚》编后记
我的诗
《蓝星诗库》概要
对西渡提问的一些回答
答《广西文学》关于诗歌语言问题的访谈
“迷上了写诗这件事”——答冷霜十三问
卷二
日思录
关于新诗百年
关于诗歌教育
关于截句
关于《通惠河》《今天来》答一苇兄评论
无所不在
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
远望此地
一个迷局
一种丧失
哀伤之后
今日中国
乱之书
卷三
节奏,节奏
前进或后退
诗歌是否可以说出真理
悲观享乐主义
不需要诗歌力量的诗歌
奇迹是什么
伟大的力量,或渺茫的力量
俯瞰,或顺流而下
无意义的意义
安静之诗
一首诗中的另一首诗
抱怨的力量
近于无言
一首诗,光芒何在
绝句有多绝
一声轻叹
为谁写作
有力的一首诗
一首短诗,一种写法
一首诗,一种读法
无限触动的有限诗意
从疑惑到神秘
二道沟笔记

‘‘卷一
杜丽片论
孤立的美景
走在看得见它们的路上
《海子的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导读
令人吃惊的《中间代诗全集》
中国当代诗歌集《推开窗》(美国双语版)导言
《天囚》编后记
我的诗
《蓝星诗库》概要
对西渡提问的一些回答
答《广西文学》关于诗歌语言问题的访谈
“迷上了写诗这件事”——答冷霜十三问
卷二
日思录
关于新诗百年
关于诗歌教育
关于截句
关于《通惠河》《今天来》答一苇兄评论
无所不在
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
远望此地
一个迷局
一种丧失
哀伤之后
今日中国
乱之书
卷三
节奏,节奏
前进或后退
诗歌是否可以说出真理
悲观享乐主义
不需要诗歌力量的诗歌
奇迹是什么
伟大的力量,或渺茫的力量
俯瞰,或顺流而下
无意义的意义
安静之诗
一首诗中的另一首诗
抱怨的力量
近于无言
一首诗,光芒何在
绝句有多绝
一声轻叹
为谁写作
有力的一首诗
一首短诗,一种写法
一首诗,一种读法
无限触动的有限诗意
从疑惑到神秘
二道沟笔记

‘‘卷一
杜丽片论
孤立的美景
走在看得见它们的路上
《海子的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导读
令人吃惊的《中间代诗全集》
中国当代诗歌集《推开窗》(美国双语版)导言
《天囚》编后记
我的诗
《蓝星诗库》概要
对西渡提问的一些回答
答《广西文学》关于诗歌语言问题的访谈
“迷上了写诗这件事”——答冷霜十三问
卷二
日思录
关于新诗百年
关于诗歌教育
关于截句
关于《通惠河》《今天来》答一苇兄评论
无所不在
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
远望此地
一个迷局
一种丧失
哀伤之后
今日中国
乱之书
卷三
节奏,节奏
前进或后退
诗歌是否可以说出真理
悲观享乐主义
不需要诗歌力量的诗歌
奇迹是什么
伟大的力量,或渺茫的力量
俯瞰,或顺流而下
无意义的意义
安静之诗
一首诗中的另一首诗
抱怨的力量
近于无言
一首诗,光芒何在
绝句有多绝
一声轻叹
为谁写作
有力的一首诗
一首短诗,一种写法
一首诗,一种读法
无限触动的有限诗意
从疑惑到神秘
二道沟笔记



内容摘要
《远望此地》是诗人清平近二十年来写作的文章汇编。文集编为三卷:卷一为序跋访谈,卷二为随笔杂思,卷三为诗评诗论。所收文章,语言风格多变,切入话题角度独特,或由一点发散到写作、人生的各个方面,或从多个方面归结到一个高度凝聚的启悟中心点,行文自由流畅,观点超拔凡俗,生动而不教条,崇尚多元而不拘泥于某个或传统或先锋的非此即彼的论断,因而兼具思辨性和可读性。《远望此地》是诗人清平近二十年来写作的文章汇编。文集编为三卷:卷一为序跋访谈,卷二为随笔杂思,卷三为诗评诗论。所收文章,语言风格多变,切入话题角度独特,或由一点发散到写作、人生的各个方面,或从多个方面归结到一个高度凝聚的启悟中心点,行文自由流畅,观点超拔凡俗,生动而不教条,崇尚多元而不拘泥于某个或传统或先锋的非此即彼的论断,因而兼具思辨性和可读性。《远望此地》是诗人清平近二十年来写作的文章汇编。文集编为三卷:卷一为序跋访谈,卷二为随笔杂思,卷三为诗评诗论。所收文章,语言风格多变,切入话题角度独特,或由一点发散到写作、人生的各个方面,或从多个方面归结到一个高度凝聚的启悟中心点,行文自由流畅,观点超拔凡俗,生动而不教条,崇尚多元而不拘泥于某个或传统或先锋的非此即彼的论断,因而兼具思辨性和可读性。《远望此地》是诗人清平近二十年来写作的文章汇编。文集编为三卷:卷一为序跋访谈,卷二为随笔杂思,卷三为诗评诗论。所收文章,语言风格多变,切入话题角度独特,或由一点发散到写作、人生的各个方面,或从多个方面归结到一个高度凝聚的启悟中心点,行文自由流畅,观点超拔凡俗,生动而不教条,崇尚多元而不拘泥于某个或传统或先锋的非此即彼的论断,因而兼具思辨性和可读性。

精彩内容
‘远望此地很难说,人类何时养成远望的习惯或癖好。像所有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样,开始的时候总少不了一个偶然的小故事:某人在某时某地,意外发现,或突然做出了某个行为——比如登高远望——毫无预见地,或充满先决地,开启了他后代的一个行为模型。他是激动或沮丧的,充满领悟或全然懵懂的,今天的我们唯有少量的好奇与想象,因为这是历史中最为真实的个别性,任何虚妄的对所谓真相的严肃探究都是对它无礼的冒犯。然而,远望,这个行为,必定有某个人在某种我们永不可知的情形下第一次做出了,这是无比真实的推理——虽然它来自人类自以为是的逻辑,但直到此刻,我们仍幸运地,或可悲地无法证实这种逻辑的愚蠢所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表达了我对远望,和第一个远望者的双重敬意。此刻我站在二道沟朝西的窗口,远望夜色中的灯火,我的视线被几幢高楼和夜色本身所阻隔,所谓远望,顶多几公里。那么真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么?这里似乎包含了今不如昔的种种感慨,和这两句古诗内涵的某种超越性,但对我来说,它们都没有什么意义。我的远望,或者说我手里的远望,和文明的进化、道德的启发没什么关系,和高低远近的物理事实也相关不大。对我来说,远望就是朝远望去——或者朝向身影模糊的少年之我、暮年之我,或者朝向时光无尽处——而当我远望的时候,无论我站在何处,此地必定就是远方,必定是某个他者(自然包括另一时间中的我)的夜色,或是另一他者的发现和惋惜。所以,远望实际上是远望此地。从另一个角度看,此地也只有在远望中才有意义。
在时间的某个点上——比如2017年——总有不止一个远望要来到不止一个人类群体面前,因为各种人类群体(诗歌群体、科学群体、体育群体、政治群体等等)虽然不靠远望活着,却需要用远望来疏浚和时空的关系,获得某些相对稳定的,在时空中意义存在的指认。“新诗百年”自然就是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冒出来的众多远望中的一个,对于作为群体的中国诗歌和它们的读者、研究者来说,它也可能是此一时间点上唯一重要的远望,有着十分广阔而清晰的公共意义空间。然而就像时间点本身有大有小一样,远望的本体也并非铁板一块,对于作为个体的中国诗人来说,“新诗百年”这个远望伸缩性很大,有的诗人甚至可以不去远望,或对别人的此种远望嗤之以鼻,有的诗人对这远望投入大规模的精神,以或正或反的热情“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更多的诗人则可能三五成群地同其同,异其异,友情超乎舆情,清谈之趣甚于实证之苦。实际上任何以重大话题导引的远望情形都差不多,不惟“新诗百年”特异,但在诗歌群体中的确有着别的群体较难比拟,也较难被描述的,巨大规模的公共热情和极小范围的真知灼见之间的,貌似紊乱不谐而实则微妙的结构平衡。就远望的终极意义——假设其有的话——而言,这种结构平衡比远望本身所获取的真知灼见更有启发性,因为远望几乎不具备方法论意义,而仅在一个逻辑的虚壳中纵情于混沌的想象,此种想象天然地趋向结构秘密,和它所可能的被发现能力。
重大的远望几乎都是无限的。无论“新诗百年”还是“五千年文明”,它们映照的都是人类公共时间的无限延续——尽管其意义或启发是相对有限的“远望此地”。然而也有一些并‘远望此地很难说,人类何时养成远望的习惯或癖好。像所有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样,开始的时候总少不了一个偶然的小故事:某人在某时某地,意外发现,或突然做出了某个行为——比如登高远望——毫无预见地,或充满先决地,开启了他后代的一个行为模型。他是激动或沮丧的,充满领悟或全然懵懂的,今天的我们唯有少量的好奇与想象,因为这是历史中最为真实的个别性,任何虚妄的对所谓真相的严肃探究都是对它无礼的冒犯。然而,远望,这个行为,必定有某个人在某种我们永不可知的情形下第一次做出了,这是无比真实的推理——虽然它来自人类自以为是的逻辑,但直到此刻,我们仍幸运地,或可悲地无法证实这种逻辑的愚蠢所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表达了我对远望,和第一个远望者的双重敬意。此刻我站在二道沟朝西的窗口,远望夜色中的灯火,我的视线被几幢高楼和夜色本身所阻隔,所谓远望,顶多几公里。那么真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么?这里似乎包含了今不如昔的种种感慨,和这两句古诗内涵的某种超越性,但对我来说,它们都没有什么意义。我的远望,或者说我手里的远望,和文明的进化、道德的启发没什么关系,和高低远近的物理事实也相关不大。对我来说,远望就是朝远望去——或者朝向身影模糊的少年之我、暮年之我,或者朝向时光无尽处——而当我远望的时候,无论我站在何处,此地必定就是远方,必定是某个他者(自然包括另一时间中的我)的夜色,或是另一他者的发现和惋惜。所以,远望实际上是远望此地。从另一个角度看,此地也只有在远望中才有意义。
在时间的某个点上——比如2017年——总有不止一个远望要来到不止一个人类群体面前,因为各种人类群体(诗歌群体、科学群体、体育群体、政治群体等等)虽然不靠远望活着,却需要用远望来疏浚和时空的关系,获得某些相对稳定的,在时空中意义存在的指认。“新诗百年”自然就是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冒出来的众多远望中的一个,对于作为群体的中国诗歌和它们的读者、研究者来说,它也可能是此一时间点上唯一重要的远望,有着十分广阔而清晰的公共意义空间。然而就像时间点本身有大有小一样,远望的本体也并非铁板一块,对于作为个体的中国诗人来说,“新诗百年”这个远望伸缩性很大,有的诗人甚至可以不去远望,或对别人的此种远望嗤之以鼻,有的诗人对这远望投入大规模的精神,以或正或反的热情“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更多的诗人则可能三五成群地同其同,异其异,友情超乎舆情,清谈之趣甚于实证之苦。实际上任何以重大话题导引的远望情形都差不多,不惟“新诗百年”特异,但在诗歌群体中的确有着别的群体较难比拟,也较难被描述的,巨大规模的公共热情和极小范围的真知灼见之间的,貌似紊乱不谐而实则微妙的结构平衡。就远望的终极意义——假设其有的话——而言,这种结构平衡比远望本身所获取的真知灼见更有启发性,因为远望几乎不具备方法论意义,而仅在一个逻辑的虚壳中纵情于混沌的想象,此种想象天然地趋向结构秘密,和它所可能的被发现能力。
重大的远望几乎都是无限的。无论“新诗百年”还是“五千年文明”,它们映照的都是人类公共时间的无限延续——尽管其意义或启发是相对有限的“远望此地”。然而也有一些并‘远望此地很难说,人类何时养成远望的习惯或癖好。像所有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样,开始的时候总少不了一个偶然的小故事:某人在某时某地,意外发现,或突然做出了某个行为——比如登高远望——毫无预见地,或充满先决地,开启了他后代的一个行为模型。他是激动或沮丧的,充满领悟或全然懵懂的,今天的我们唯有少量的好奇与想象,因为这是历史中最为真实的个别性,任何虚妄的对所谓真相的严肃探究都是对它无礼的冒犯。然而,远望,这个行为,必定有某个人在某种我们永不可知的情形下第一次做出了,这是无比真实的推理——虽然它来自人类自以为是的逻辑,但直到此刻,我们仍幸运地,或可悲地无法证实这种逻辑的愚蠢所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表达了我对远望,和第一个远望者的双重敬意。此刻我站在二道沟朝西的窗口,远望夜色中的灯火,我的视线被几幢高楼和夜色本身所阻隔,所谓远望,顶多几公里。那么真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么?这里似乎包含了今不如昔的种种感慨,和这两句古诗内涵的某种超越性,但对我来说,它们都没有什么意义。我的远望,或者说我手里的远望,和文明的进化、道德的启发没什么关系,和高低远近的物理事实也相关不大。对我来说,远望就是朝远望去——或者朝向身影模糊的少年之我、暮年之我,或者朝向时光无尽处——而当我远望的时候,无论我站在何处,此地必定就是远方,必定是某个他者(自然包括另一时间中的我)的夜色,或是另一他者的发现和惋惜。所以,远望实际上是远望此地。从另一个角度看,此地也只有在远望中才有意义。
在时间的某个点上——比如2017年——总有不止一个远望要来到不止一个人类群体面前,因为各种人类群体(诗歌群体、科学群体、体育群体、政治群体等等)虽然不靠远望活着,却需要用远望来疏浚和时空的关系,获得某些相对稳定的,在时空中意义存在的指认。“新诗百年”自然就是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冒出来的众多远望中的一个,对于作为群体的中国诗歌和它们的读者、研究者来说,它也可能是此一时间点上唯一重要的远望,有着十分广阔而清晰的公共意义空间。然而就像时间点本身有大有小一样,远望的本体也并非铁板一块,对于作为个体的中国诗人来说,“新诗百年”这个远望伸缩性很大,有的诗人甚至可以不去远望,或对别人的此种远望嗤之以鼻,有的诗人对这远望投入大规模的精神,以或正或反的热情“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更多的诗人则可能三五成群地同其同,异其异,友情超乎舆情,清谈之趣甚于实证之苦。实际上任何以重大话题导引的远望情形都差不多,不惟“新诗百年”特异,但在诗歌群体中的确有着别的群体较难比拟,也较难被描述的,巨大规模的公共热情和极小范围的真知灼见之间的,貌似紊乱不谐而实则微妙的结构平衡。就远望的终极意义——假设其有的话——而言,这种结构平衡比远望本身所获取的真知灼见更有启发性,因为远望几乎不具备方法论意义,而仅在一个逻辑的虚壳中纵情于混沌的想象,此种想象天然地趋向结构秘密,和它所可能的被发现能力。
重大的远望几乎都是无限的。无论“新诗百年”还是“五千年文明”,它们映照的都是人类公共时间的无限延续——尽管其意义或启发是相对有限的“远望此地”。然而也有一些并‘远望此地很难说,人类何时养成远望的习惯或癖好。像所有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样,开始的时候总少不了一个偶然的小故事:某人在某时某地,意外发现,或突然做出了某个行为——比如登高远望——毫无预见地,或充满先决地,开启了他后代的一个行为模型。他是激动或沮丧的,充满领悟或全然懵懂的,今天的我们唯有少量的好奇与想象,因为这是历史中最为真实的个别性,任何虚妄的对所谓真相的严肃探究都是对它无礼的冒犯。然而,远望,这个行为,必定有某个人在某种我们永不可知的情形下第一次做出了,这是无比真实的推理——虽然它来自人类自以为是的逻辑,但直到此刻,我们仍幸运地,或可悲地无法证实这种逻辑的愚蠢所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表达了我对远望,和第一个远望者的双重敬意。此刻我站在二道沟朝西的窗口,远望夜色中的灯火,我的视线被几幢高楼和夜色本身所阻隔,所谓远望,顶多几公里。那么真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么?这里似乎包含了今不如昔的种种感慨,和这两句古诗内涵的某种超越性,但对我来说,它们都没有什么意义。我的远望,或者说我手里的远望,和文明的进化、道德的启发没什么关系,和高低远近的物理事实也相关不大。对我来说,远望就是朝远望去——或者朝向身影模糊的少年之我、暮年之我,或者朝向时光无尽处——而当我远望的时候,无论我站在何处,此地必定就是远方,必定是某个他者(自然包括另一时间中的我)的夜色,或是另一他者的发现和惋惜。所以,远望实际上是远望此地。从另一个角度看,此地也只有在远望中才有意义。
在时间的某个点上——比如2017年——总有不止一个远望要来到不止一个人类群体面前,因为各种人类群体(诗歌群体、科学群体、体育群体、政治群体等等)虽然不靠远望活着,却需要用远望来疏浚和时空的关系,获得某些相对稳定的,在时空中意义存在的指认。“新诗百年”自然就是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冒出来的众多远望中的一个,对于作为群体的中国诗歌和它们的读者、研究者来说,它也可能是此一时间点上唯一重要的远望,有着十分广阔而清晰的公共意义空间。然而就像时间点本身有大有小一样,远望的本体也并非铁板一块,对于作为个体的中国诗人来说,“新诗百年”这个远望伸缩性很大,有的诗人甚至可以不去远望,或对别人的此种远望嗤之以鼻,有的诗人对这远望投入大规模的精神,以或正或反的热情“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更多的诗人则可能三五成群地同其同,异其异,友情超乎舆情,清谈之趣甚于实证之苦。实际上任何以重大话题导引的远望情形都差不多,不惟“新诗百年”特异,但在诗歌群体中的确有着别的群体较难比拟,也较难被描述的,巨大规模的公共热情和极小范围的真知灼见之间的,貌似紊乱不谐而实则微妙的结构平衡。就远望的终极意义——假设其有的话——而言,这种结构平衡比远望本身所获取的真知灼见更有启发性,因为远望几乎不具备方法论意义,而仅在一个逻辑的虚壳中纵情于混沌的想象,此种想象天然地趋向结构秘密,和它所可能的被发现能力。
重大的远望几乎都是无限的。无论“新诗百年”还是“五千年文明”,它们映照的都是人类公共时间的无限延续——尽管其意义或启发是相对有限的“远望此地”。然而也有一些并非重大的远望,因为其私人性质而不得不局促于有限中,比如失恋者、复仇者的回忆与遐想,或如一位诗人对其个人写作的发现与惋惜。具体到“对其个人写作的发现与惋惜”,“远望此地”必定带有某种程度的假设性质,而不必顾及公共逻辑表面的现实缜密性。简单来说,一位诗人有限的远望至少包含了两个部分:假设他人对此地的远望,假设自己在未来(比如十年后)对此地的远望。前一部分通常不需要过多的想象力,因为每一位“他人”都可以被假设为最苛刻、最恶毒的批评者,同时又是最内行的诗坛翘楚,假设他们对此地的远望,远比让他们说出他们自己的真相要容易得多;后一部分,从某个角度看,则几乎完全由想象构成:那个十年二十年后的自我约等于你推窗望见的任何一位路人,而你的骄傲和雄心又必定要你将他区别于任何一位路人和熟人——包括此刻的你自己。由这样一个未来的自我回望此地,其想象力犹如杠杆一样在你既有的智力坡度和精神速率构成的不定式两边增减着势能,但无论如何,真正的远望绝大部分是由这更加模糊的另一个自我构成的,他的想象图景的游移提供的恰恰是最明确的远望的意义:作为源码的此地,实际上不得不生长于遥远的彼时,或者说,它的创造者不是往昔、现在,而是未来。事实上,也只有未来才有能力对“此地”有所发现,有所惋惜。
发现是乐趣,惋惜是纯正的营养。当我们远望此地,我们会感到一首诗,或一些诗,其既有的成败,是如此微不足道。
2017.7.19一个迷局
对北大,我一直感觉可说不可写。人生百年,八十多万个小时的光阴,究竟有多少已经和将要消耗在对它的谈论上?四个月前我们中文83级毕业二十年聚会,一天一夜都在谈论它,那样的谈论,无论具体或抽象,兴奋或感伤,都可以夸张地称作盛宴,的确是享受,但要把它们写下来,却甚无趣,没有多少可读性。这些谈论,和我们更多时候在另一些场合被偶然触发的对北大的回忆、今非昔比的感慨是一样的,都是貌似个人经验的大众经验,装在相似的伦理容器和情感容器中,略无孤立性可言。可以推想一条巷子、一个家族、一座城市,乃至一个祖国,在两个以上相关者之间引发的回忆和喟叹,概莫如是。所以我想,要写,就写点突兀的吧。
1987年6月底或7月初的一天上午,我送走了32楼416同屋中的最后一位。阳光强烈,校园依旧,我是否马上回到宿舍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当时一个极其猛烈的念头是:只剩我一个人了,我要在32楼416待到被赶走。我还有较多的米票、面票、粮票、菜票,不够还可以去换,换多用不了还可以去退,我也还有足够多的钱去海淀镇上的良友书店租武侠看。最让我一想起就兴奋的是,我从此彻底自由了,就我一个人了,晚上可以通宵不关灯了,可以想唱就唱,想不起床就不起床了。虽然北大四年一直很自由,至少比别的学校的学生要自由不知多少倍,但再多的自由上面总还顶着一棵更自由的草,现在我可以把这棵草拔下来了。第二天早上,或者中午醒来,我一下傻了,那种突然由熟悉转为陌生的感觉,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和描述,我只能说接近凄凉,惶恐,怀疑,惊悚,“怎么回事?人呢?”……现在能比较清楚地记起来的有非重大的远望,因为其私人性质而不得不局促于有限中,比如失恋者、复仇者的回忆与遐想,或如一位诗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