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30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红宇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

上书时间2024-06-16

书香名苑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红宇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9076440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5页
  • 字数 17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结构安排: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提出本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解释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史实,需要哪些理论储备,现阶段围绕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展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已有什么样的文献资料,前人都有什么样的贡献。第二章简要的回顾是为了客观反映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背景。本章对农村改革以前的农地制度进行了简要的评述,通过对旧中国的农地制度以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制度安排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为什么农地制度变迁和创新会发生。第三章是对农地制度变迁的阶段性描述。其基本任务是分析说明为什么要确立家庭承包制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安排有没有存在的长期可能性,同时,通过对20多年来农地制度变迁的阶段描述,清理农地政策线索,揭示农地政策在确立制度安排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第四章对农地使用制度多样化选择分析,目的是研究在家庭承包制基本制度框架下,寻求建立次生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机制。第五章谈农地调整和使用权流转。农地调整和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与家庭承包制制度安排相伴而生的两个基本问题,那么,如何避免频繁的土地调整,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处理好土地稳定、调整、流转三者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第六章揭示了农地制度变迁与制度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一章主要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意义,讨论制度变迁引发的多方面绩效,客观反映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对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增长产生的扩张效应。第七章讨论现阶段农地的权利结构,廓清各利益主体的权利边界,并着重就农地制度中所涉及的重要法律逐一进行设计构建。最后是对全书的总结与说明。
【作者简介】
张红宇,1958年生于四川省什邡市 。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获管理者博士学位。现任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兼任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改革研
【目录】
自序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定义和解释

  三、对有关文献的评述

  四 研究方法和假设

  五 篇章结构

第二章 简要回顾

  一 旧中国的农地制度安排

  二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制度

  三 小结

第三章 农地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一 简要的阶段性总结

  二 农地基本制度的确立

  三 政策调整与规范

  四 评价

第四章 农地使用制度的多样化选择

  一 简要评述

  二 两田制

  三 规模经营

  四“四荒”使用权折卖

  五 股份合作制

  六 进一步的总结

第五章 农地调整和使用权流转

  一 历史总结

  二 土地调整

  三 农地使用权流转

  四 几点分析与评论

第六章 农地制度变迁与制度绩效

  一 简述

  二 政治分析

  三 经济学评价

  四 制度创新

第七章 农地制度变迁与法律建设

  一 引言

  二 过去的讨论

  三 法制建设

  四 简要的结论与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