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25 3.6折 69 九品

仅1件

山西忻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子东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01

晋华书社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子东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62583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6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打开经典,有一种“年轻”叫沧桑,有一种“新青年”叫民国范儿,我们新文学的“新声”《狂人日记》如今一百年了……新的!旧的!更新的!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这一路,现代中国文学探出的每一步,背后已是星斗可见,而又跋山涉水的史诗历程。

 

人可以消失,但“人的文学”,探讨人性的更深层,会留下来。

 

本书源于许子东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课堂实录,融会了几十年的积累,将来可扩展为一部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鲁迅是一座山,后面很多作家都是山,被这座*高的山的影子遮盖了;但张爱玲是一条河。这一堂堂现代文学课,囊括“五四”起源、各家流派,以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共12讲,可见鲁迅的“反省”、郭沫若的“创造”、茅盾的“矛盾”、巴金的“年轻”、老舍的“命运”、曹禺的“影响”、郁达夫的“苦闷”、丁玲的“扑火”、沈从文的“反潮流而动”、张爱玲的“无家可归”等等,文学承担民族—国家寓言。

 

课堂实录的金句与神来之笔,化为小字旁批,约有160余条,大珠小珠,与正文相映成趣。另增11份许子东开列的进阶书单、10位文学巨匠的创作谈、1条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以及260多个详注,帮助打开民国时期的文学地图,打通更多的知识关联,更新认知视野。

 


【作者简介】

许子东,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兼中文系主任。生于浙江天台,早年求学华东师大,师从钱谷融,成名作《郁达夫新论》开启“新人文论”系列,成为“八十年代青年评论家”(包括赵园、陈平原、王晓明等),与陈思和负责修订过《辞海》的现代文学和作家条目。1989年应邀赴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后于加州大学进修,师从李欧梵,1993 年受聘于香港岭大。著作还有《许子东讲稿》(三卷),以及《呐喊与流言》、《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等,主编有《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1995》等,与王德威、陈思和合编有《一九四九以后》。此外,被列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经典三人嘉宾组合(窦文涛、许子东、梁文道),近年有喜马拉雅FM、《圆桌派》、《见字如面》及腾讯网络公开课《许子东文学课》等。

【目录】


 

【自 序】不可能完美的“经典课堂”

 

【第一讲】现代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节 留学生们的救国之道

 

第三节 两篇文章启动了文化政治的大变革

 

【第二讲】鲁迅是狂人还是阿Q?

 

第一节 北大与《新青年》的分化

 

第二节 “永远正确”的鲁迅

 

第三节 从周树人到鲁迅

 

第四节 鲁迅与几个女人

 

【第三讲】鲁迅对“五四”的怀疑和反省

 

第一节 《狂人日记》:唯一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投降了

 

第二节 《阿Q正传》:喜剧始,悲剧终,一个象征性的预言

 

第三节 《肥皂》与《伤逝》

 

【第四讲】周氏兄弟与二十年代的美文(陈平原主讲,存目)

 

【第五讲】郁达夫:民族·性·郁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青春期

 

第二节 郁达夫的生平

 

第三节 “颓废”与“色情”

 

【第六讲】莎菲与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第一节 冰心与凌叔华:幸福女作家的代表

 

第二节 丁玲:出走的娜拉,真正的女权英雄

 

【第七讲】“五四”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没有新诗,就没有“五四”

 

第二节 现代诗歌四章

 

【第八讲】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茅盾

 

第一节 现代散文三章

 

第二节 茅盾:最典型的中国现代作家

 

【第九讲】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戏剧与《茶花女》

 

第二节 其他人的戏剧加在一起,等于一个曹禺

 

【第十讲】老舍、巴金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巴金:一生坚持青年抒情文体和革命心态

 

第二节 老舍: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

 

【第十一讲】沈从文与三十年代“反动文艺”

 

第一节 一辈子不接受城市

 

第二节 《丈夫》:屈辱比优胜的感觉深刻得多

 

第三节 《边城》: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

 

【第十二讲】 鲁迅是一座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

 

第一节 “五四”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

 

第二节 《第一炉香》与《倾城之恋》

 

【注 释】

 

【附 录】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