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1.8折 ¥ 68 九五品
库存2件
作者[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著;马绎 译;孟钟捷校 校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9-30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近代欧洲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约翰内斯·布克哈特从全新的视角,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作者深入而透彻地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直指政治活动家们真正的利益所在。
此外,作者重申三十年战争并非宗教战争,而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战争经历,并且追问文明是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的。本书也高度赞扬了当时成功概率很高的和平倡议,它们对解决当今的种种冲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约翰内斯·布克哈特(Johannes Burkhardt)
出生于1943年,曾在图宾根大学攻读历史学、哲学和日耳曼语言文学。先后在斯图加特、罗马、艾希施泰特、比勒菲尔德和波鸿从事研究工作,1991―2008年担任奥格斯堡大学近代早期史教授。现就职于欧洲文化史研究所。
前言 / 00
开篇 战争灾难的三种衡量角度和一个质问
恐怖的地理分布――人口锐减对角线和灾难地区
死亡的“三位一体”――暴力、饥荒和瘟疫
孩童、妇女和士兵的生存威胁
再度提问:来自反方的质问
第一章 被取消的宗教战争
――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为何出现
掷出窗户的和平?――错失的埃格尔和谈
维护多教派帝国的和平
拒绝大战但并无和平
第二章 建构国家之战
――大型工地欧洲
普世强国抑或独立国家――波希米亚之建国
哈布斯堡和法兰西的普世主义之争
第三章 瓦伦斯坦
――战争策动者及其军事遗产
制度化的帝国和连年战祸中的统帅
军队的固定化和国有化
常备军――战争的风险或和平的机会 /
第四章 古斯塔夫·阿道夫
――新教媒体国的哥特移民
机会造就宗教战士――图像的力量
政治和大哥特普世主义候选人
建设和平的流动工地
第五章 转向和平
――瓦伦斯坦的另一面及其遗业
和平使徒瓦伦斯坦
1629年天才的外交尝试
做两手准备的和平统帅
媒体战役中的帝国和平政策
没有“最后一分钟的和平”
第六章 1635年的布拉格
――成就了和平,触发了战争
重建帝国和平
然而这并不是结局
依靠移民和机构幸存下来
第七章 现已忍无可忍
――德意志入局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求救
欧洲建构国家之战的结局
联邦制帝国宪法的第三条道路
宗教和平即国家成就
终章 三十年战争能否给终结战争带来启示
和平活动家与时间窗口
对秩序政治之利益冲突的误解
和平语言与和平实践
欧洲和平文化的工地
附录 原始资料和文献报告
插图来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