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家书
¥
13.6
3.0折
¥
45
全新
仅1件
作者董必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807681601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必武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6-07
-
版次
1
-
ISBN
9787807681601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244页
-
字数
100千字
- 【内容简介】
-
董必武,“延安五老”之一,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他1903年考取晚清秀才,早年参加同盟会。1920年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出席1921年的中共一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董老与夫人何连芝育有一女二男,同时抚养教育了多名侄女、侄孙等后辈,本书中的多数书信即是董老写给子女和后辈的家书,主要是对子女后辈的教育开导,鼓励他们艰苦奋斗、勤俭做人,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书中穿插多幅董老与家人的珍贵照片及董老的墨迹,图文并茂,呈现了大时代背景下一个家庭变迁的侧面。
全书收录董老家书68封,附录何连芝家书10封。
- 【作者简介】
-
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3年考取秀才。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同盟会。1920年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董绍壬,董必武长孙,董良羽之子。现任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长。
- 【目录】
-
写在前面的话董良翚 Ⅰ
编者前言董绍壬 Ⅴ
第一辑致妻子信
致何连芝(1952 年 3 月 27 日)002
致何连芝(1961 年 3 月 3 日)004
致何连芝(1965 年 11 月 18 日)006
致何连芝(1967 年 1 月 12 日)009
第二辑致子女信
致董良羽(1957 年 12 月 1 日) 014
致董良翚、董良翮(1957 年 12 月 24 日) 019
致董良羽(1958 年 1 月 2 日) 021
致董良羽(约 1958 年 3 月 17 日) 025
致董良羽(1958 年 9 月 15 日) 026
致董良羽(1959 年 11 月 22 日) 028
致董良翚(约 20 世纪 50 年代末) 031
致董良翮(约 20 世纪 50 年代末) 033
致董良翚(1960 年 12 月 4 日) 035
致董良羽(1961 年 3 月 27 日) 039
致董良翚(1961 年 9 月 5 日) 041
致董良翮(1961 年 10 月 28 日) 044
致子女(1963 年 1 月 28 日) 047
致董良羽(1964 年 3 月 19 日) 049
致董良羽(1964 年 10 月 29 日) 051
致董良翮(1965 年 3 月 10 日) 053
致董良翮(1966 年 3 月 10 日) 056
致顿云润(1971 年 12 月 14 日)059
致董良翮(1972 年 3 月 31 日)065
第三辑致同辈信
致董贤珏(1942 年 9 月 17 日)068
致董贤珏等(1943 年 12 月 14 ─ 15 日)069
致董贤珏(1944 年 3 月 17 日)072
致董贤琨之妻孙氏(1949 年 4 月 12 日)074
致戴吉成(约 1949 年 7 月 15 日)077
致董献之(1950 年 5 月 8 日)080
致董贤煦(1951 年 2 月 13 日)084
致董献之(1952 年 6 月 21 日)086
致董献之(1952 年 12 月 7 日)089
致董献之等(1953 年 7 月 29 日)091
致董献之(约 1954 年 2 月 16 日)094
致董贤煦(1954 年 10 月 24 日)096
致董献之(1954 年 11 月 27 日)098
致戴吉成(1958 年 3 月 21 日)101
致董贤琨之妻孙氏(约 1958 年 10 月 12 日) 103
致董献之(1959 年 5 月 11 日) 105
致董献之(1961 年 7 月 12 日) 107
致董献之(1962 年 7 月30 日) 111
致董献之(1965 年 1 月 17 日) 114
致戴吉成(约 1972 年 7 月 4 日) 116
第四辑致子侄辈信
致董良埙(1949 年 7 月 17 日) 120
致董良埙(1949 年 9 月 13 日) 124
致董良俊(约 1949 年 10 月 8 日) 127
致董良俊(1949 年 11 月 7 日) 130
致董良埙(1950 年 2 月 13 日) 132
致董良俊(约 1951 年) 138
致张培森(1951 年 6 月 29 日) 140
致董良俊(约 1951 年 8 月 26 日) 142
致董良俊(1952 年 5 月 13 日) 145
致董良新(1952 年 5 月 28 日) 150
致董良俊(约 1952 年 5 月 29 日)153
致王俊山(1953 年 12 月 29 日)159
致董良泽(1954 年 8 月)163
致董良俊(1957 年 10 月 3 日)165
致董良俊(约 1958 年 10 月 12 日)168
致董良俊(1959 年 1 月 3 日)171
致董良俊(约 1959 年 2 月 15 日)174
致董良俊、董良勋(约 1959 年 8 月 20 日)177
致董良浩(1959 年 9 月 11 日)180
致董良俊(20 世纪 60 年代初)183
致董良浩(约 1960 年 10 月 20 日)185
致董良俊、董良勋(1962 年 11 月 21 日)188
致董良泽(1965 年 1 月 18 日)191
致董良新(1972 年 1 月 29 日)193
致董良泽(1972 年 6 月 27 日)195
附录何连芝家书
致董良勋(20 世纪 60 年代初)198
致董绍敏(1962 年 11 月 22 日) 200
致董良勋、董良俊(约 1963 年 3 月 23 日) 206
致董良俊(约 1966 年 11 月 17 日) 211
致董献之(1974 年 10 月 3 日) 213
致董绍胜(1976 年 3 月 17 日) 215
致董绍胜(1977 年 3 月 30 日) 217
致董绍胜(1979 年 3 月 23 日) 219
致董良勋(某年 2 月 24 日) 221
致董绍胜(某年 5 月 3 日) 22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