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与服务管理政策创新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与服务管理政策创新研究

34.5 3.9折 88 全新

库存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年兴、张春晖、丁宇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109279292

上书时间2024-12-20

尚贤文化济南分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年兴、张春晖、丁宇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9279292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页
  • 字数 24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构建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社会融入理论的分析模型――“共生融入”模型,并以一种基于对本土经验的感悟,通过引入“共生”这一概念来构建一种经验与逻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模型;然后,基于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生融入的代际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随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SEM)的统计方法,探析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生融入的结构性逻辑;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和评估东南沿海城市现行政策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系统的政策见解和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实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社会融入理论研究
    二、国内社会融入理论研究
    三、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共生融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共生融入”模型的理论基础
    一、行动与结构的逻辑关联
    二、共生理论:社会融入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共生融入”模型的理想类型
    一、“共生融入”的模型构建
    二、“共生融入”的类型划分
    三、“共生融入”的系统特征
  第三节  “共生融入”模型的命题与目标
    一、“共生融入”模型的基本命题
    二、“共生融入”模型的理论目标
第三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的代际变化
  第一节  人口学变量的代际变化
    一、性别结构的代际变化
    二、教育结构的代际变化
    三、民族成分结构的代际变化
    四、来源地结构的代际变化
  第二节  经济层面的代际变化
    一、劳动时间结构的代际变化
    二、劳动强度结构的代际变化
    三、职业技术结构的代际变化
    四、经济收入结构的代际变化
  第三节  社会交往(关系)层面的代际变化
    一、社会交往(关系)广度的代际变化
    二、社会交往(关系)强度的代际变化
    三、少数民族内部关系结构的代际变化
  第四节  社会心理层面的代际变化
    一、社会认同感的代际比较
    二、社会归属感的代际比较
  第五节  政策影响层面的代际变化
第四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
  第一节  研究预设与因子分析
    一、基本预设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第二节  共生融入的层次内涵与程度
    一、因子分析结果的内涵界定
    二、共生融入程度的代际变化
  第三节  共生融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文化共生融入的影响因素
    二、经济共生融入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关系共生融入的影响因素
    四、心理共生融入的影响因素
    五、总体层面共生融入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生融入的代际问题
    一、总体融入水平持续偏低问题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内卷化”问题
    三、民族宗教资本的反向影响问题
    四、影响社会融入的政策效应问题
第五章  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共生融入结构
  第一节  潜变量和测量变量的操作化
    一、样本测量变量的操作化
    二、样本测量变量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模型构建、参数估计与拟合
    一、模型的构建
    二、参数估算与模型拟合
  第三节  模型验证与分析:共生融入的逻辑结构
  第四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生融入的结构性问题
    一、普通话水平与流出地学校教育问题
    二、社会共生资源与子女教育问题
    三、就业、发展及心理空间的共生问题
    四、社会网络的封闭性问题
    五、共生融入结构的离散性问题
第六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治化逻辑
  第一节  宗教信仰层面的代际变化
    一、宗教信仰的代际比较
    二、宗教生活的代际变化
  第二节  模型设置与变量设计
    一、模型设置
    二、变量设计
  第三节  宗教信仰方式与共生融入法治化的逻辑关联
    一、模型估算
    二、稳健性检验
    三、作用机制分析
  第四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生融入的法治化逻辑
第七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生融入理论与政策模型
  第一节  共生融入理论要点:回到马克思主义
    一、经济共生是社会融入的前提条件
    二、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共生融入结构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心理融入在共生融入结构中发挥着“均衡器”的作用
    四、文化共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保障
    五、政治共生融入建立在“承认”原则基础上
    六、共生融入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社会共同体
  第二节  共生融入的政策模型与实践原则
    一、共生融入的政策模型
    二、共生融入政策模型的实践原则
第八章  完善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东南沿海城市服务管理体系的基本状况
    一、上海市:以社区为支点的网格化治理
    二、广东省:维稳与便民服务双重并重
    三、江苏省:依法保障与合作治理机制
    四、浙江省:依法治理与联动机制
    五、福建省:民族优惠服务与沟通协调机制
  第二节  东南沿海城市服务管理体系的实践问题
    一、服务内容的形式化
    二、依法治理的困境
    三、沟通协调机制的不足
    四、网格化治理的失灵
    五、多元参与治理的困境
  第三节  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生融入的具体措施
    一、以社区工作为平台,构建“国家在场”的精神支持体系
    二、以微观服务为切入点,促进政治认同和心理融入
    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