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塑封未拆

5.99 1.4折 42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艾瑞里 著;赵德亮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3676

上书时间2024-05-15

稼轩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艾瑞里 著;赵德亮 译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8622545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6页
  • 原版书名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
【内容简介】
    在《怪诞行为学》中,丹·艾瑞里用13个有趣的实验证明,我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非理性”才是人类的本能。《怪诞行为学2》中,他继续用行为实验的方法,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识,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非理性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娓娓道来。
    巨额奖金可以带来高业绩吗?“主人翁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奏效吗?专业化分工真的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吗?速溶咖啡为什么没有煮制咖啡味道好?我们为什么会有报复的欲望和行动?为什么幸福感会很快被生活的平庸侵蚀掉?为什么现代社会择偶的成功率远低于媒妁之言的年代?作者一一剖析了我们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到我们的择偶和婚姻生活,再到情绪的效应和幸福的标准——赋予我们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全新视角。
    更重要的是,作者认为,非理性未必是坏事,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决策。坦然接受自己非理性的本能,彻底颠覆工作和生活中徒劳的逻辑,重新作出适合自己的完美决策,工作上的成就感和生活中的幸福感唾手可得。
    《怪诞行为学2》适用于: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想学习经济学却不懂传统经济理论的人,学生、职场人士,喜欢猎奇的读者。
【作者简介】
    丹·艾瑞里,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获得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曾发表在许多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媒体上,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人》杂志和《科学》期刊等。著作有《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2》。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人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
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一章  金钱的诱惑: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
激励与表现呈“倒U形关系”
三名参与者,谁会拿到最多的游戏奖金?
面对巨额奖金的诱惑,表现为何大失水准?
损失厌恶与对年终奖的预期
高额奖金是一柄双刃剑
决胜时刻,MVP球员比一般球员投篮命中率更高?
社会压力下的表现失常
金钱的压力与心无旁骛的剑侠

第二章  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薪酬待遇与工作成果,你更看重哪一个?
反寄生的鹦鹉和饥肠辘辘的老鼠
“意义”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你愿意组装多少个乐高玩具?
扣针的生产与《摩登时代》
给工作赋予意义,让员工更有成就感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
烤炉里的诀窍和/烹饪法则
自己折的千纸鹤看上去更漂亮
为什么我们愿意购买高价的定制商品?
谁家的孩子更聪明、更可爱?
有过程,更要有结果
努力付出也是一种享受

第四章  自我的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这个创意是我想出来的!
谁的解决方案最可行?
爱迪生手中的“牙刷”
非理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人类的本能
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信任和报复
向银行家扔烂西红柿
被劣质的售后服务严重激怒的客户
一个秒电话引发的两种行为表现
报复的口口相传和恶性循环
你想报复的到底是谁?
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客户的报复?
“对不起”三个字的魔力
报复是痛苦,而非愉悦
因报复而成功的企业家

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人体拥有奇异的适应能力
疼痛耐量取决于痊愈的希望
幸福感会持续多久?
“快乐水车”与幸福指数
幸福感和厌恶感的“中断测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善用适应性,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第七章  美丽的标准: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面目全非的少年
是否有女孩愿意与我约会?
灵与肉的激烈战争,谁是胜者?
郎才女貌与适应性择偶
你会选择和谁约会?
美貌不是择偶和幸福婚姻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机会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妁之言?
剩男剩女成为现代社会的一普遍问题
在线约会的有效性微乎其微
斯科特的在线约会故事
普通约会与在线约会的结合体--虚拟约会
用行为经济学解决择偶市场失灵的问题

第九章  感情的偏好: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
杰西卡与卢旺达屠杀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你会把钱捐给谁?
密切度、生动感与“杯水车薪”效应
理性思维让我们缺乏爱心
钱应该花在哪里?
如何激励人们向重大灾害的受害者伸出援手?

第十章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
我们的行为都会被情绪左右
自我羊群效应和情绪层叠
最后通牒游戏:应该怎样分  配这笔钱?
复合型羊群效应对决策的长期影响
独木舟与夫妻关系

第十一章  非理性的教训: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是什么在左右我们做出重大决策?
专家与政策的非理性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