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

12 2.5折 48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邹淑琴 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6

上书时间2024-07-03

一纸枕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邹淑琴 著
  •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135834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8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胡姬”主要指的是我国古代由西域来到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唐代许多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都屡次写到胡姬形象。《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疆的生活与文化》通过对唐诗中胡姬的人种、来源、服饰妆容、身份职业、乐舞技艺以及人性情感等多角度的分析,阐释了胡姬在唐代中原地区所承载的独特的西域文化意义。
【目录】
总序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胡姬形象溯源
第一节 胡姬之“胡”——唐代胡姬的种属问题
一、唐代之前“胡”人概念的演变
二、唐代的“胡”人
三、唐诗中的粟特“胡姬”
第二节 胡姬之“姬”
一、“姬”与“胡”的地缘联系
二、唐代之前的“姬”及其女性身份的含义
三、唐代之“姬”及其歌舞意蕴
第三节 汉魏六朝诗文中的胡姬形象
一、“胡姬”形象在汉魏六朝诗文中的出现
二、形象塑造的汉化模式
三、社会文化道德观念的差异
第四节 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稳定繁荣的政治经济局面
二、平等包容的民族政策与开放发达的对外关系
三、多元并存的文化发展格局
第五节 唐代社会“胡风”的盛行
一、胡风盛行的原因
二、唐代胡风盛行的社会状况及其影响
第六节 唐代胡姬的来源
一、粟特人进人中原地区的原因
二、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与胡姬人华

第二章 唐诗中的胡姬形象
第一节 胡姬概况
一、胡姬的面貌
二、胡姬的身份、地位
第二节 “酒家胡”——胡姬与酒
一、唐代饮酒之风与西域酒的畅行
二、作为“酒家胡”的胡姬形象
三、胡姬与西域酒文化
第三节 胡姬之美
一、胡姬的服饰之美
二、胡姬的妆容之美
三、胡姬的性情之美
第四节 胡姬之愁
一、胡姬之乡愁
二、胡姬之情愁

第三章 胡姬的乐舞艺术
第一节 胡姬与西域舞蹈艺术
一、胡旋舞
二、柘枝舞
三、胡腾舞
第二节 胡姬之歌与乐
一、胡姬之诗、乐、舞三位一体
二、胡姬与胡乐
三、胡姬之歌辞
第三节 胡姬与西域乐器
一、来自西域的弦管类乐器
二、西域乐舞中的鼓类乐器

第四章 胡姬与“妓”文化及其对唐代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胡姬与“妓”文化
一、唐代“妓”文化概况
二、唐诗中的胡姬与汉妓
三、文化背景的差异
第二节 胡姬与唐代诗人
一、唐代文人名士狎妓宴饮之风的盛行
二、胡姬酒肆的异域风情及其对诗人的影响
第三节 作为文学形象的胡姬与唐代诗人的创作心理
一、唐诗中的胡姬:被塑造的“他者”形象
二、唐代诗人的创作心理

第五章 胡姬的消失及其文化意义
第一节 胡姬的消失及其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唐末以后胡姬的消失
二、宋代以后文人对胡姬的想象
第二节 胡姬形象的文化意义
一、西域文化艺术的传播者
二、民族融合的媒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