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根源·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
  •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根源·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
  •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根源·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根源·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

4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自成、龙泉霖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

上书时间2024-05-21

一纸枕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自成、龙泉霖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22724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58页
  • 字数 5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是国内第一部对公元前721—前221年的华夏体系500年进行理论总结的研究成果。《华夏主义》分析了华夏体系500年间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理论和思想,并从理论范式的角度总结出老子范式、孔子范式、商子范式、管子范式四大范式,它们分别在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魏国、赵国、秦国以及秦统一后的中国汉朝、唐朝发挥重要作用。这四大范式是华夏体系500年历史的思想总结,其精华合称为华夏主义。华夏主义不仅在华夏体系的产生、发展及中国的形成、崛起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下中国的复兴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叶自成,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分部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外交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1985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学,1994年起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中国大战略》insidechina’sgrandstrategy,Kentueky,2011年版;《中国大外交》,叶自成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叶自成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大战略》韩文版,2005年版;《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社会科学出版公司2003年版;《新中国外交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俄罗斯政府与政治》,台北扬智1998年版;《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叶自成等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大过渡时期的国际社会》,叶自成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龙泉霖,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导言中国崛起的理论解释与华夏主义范式的构建
一、什么是范式?
二、对美国国际关系三大范式的简约化理解
三、对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三大范式的批评
四、美国三大范式遭遇华夏体系的历史

第一章华夏范式与易经思维
一、思维方式决定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对易经思维的误解
三、《易经》:群经之首,百家之源,华夏之根
四、《易经》的四大思维之整体思维
五、《易经》的四大思维之变化思维
六、《易经》的四大思维之阴阳思维
七、《易经》的四大思维之中和思维
八、易经思维的高度:超越黑格尔的辩证法
九、易经思维暗含并印证莱布尼茨的发现
十、《易经》:阴阳思维与玻尔的互补性

第二章老子范式: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一、老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老子与道家文化
三、对老子思想的十大误读
四、老子的方法论及其局限
五、老子之道
六、无为无不为和顺势而为: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
七、“道法自然”与人的修身养性
八、顺势而为、以道治国
九、战争之道:反战与慎战,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十、以无事取天下:大国与小国、小国寡民
十一、两种“自然状态”
十二、人类自然与物质自然

第三章老子范式与大国崛起
一、道家思想与越国崛起:范蠡——老子范式实践者
二、魏国崛起与道家影响
三、齐国再次崛起与道家思想的主导作用
四、老子的兵道与华夏体系的战争
五、无为而治与汉初文景之治
六、无为而治与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七、老子思想的高度:与古希腊哲学的比较
八、老子思想的高度:在近代欧洲主流思想家中的巨大回响
九、老子思想的高度:道家是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先声?
十、老子思想的高度:最早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十一、老子的思想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四章孔子:伟大的教育家,失败的政治家
一、孔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对孔子思想的重大误解与歪曲
三、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四、失败的政治家:为什么反对法治
五、失败的政治家:对礼治的误解
六、失败的政治家:什么是政治
七、孔子的中庸
八、推己及人的方法及其缺陷

第五章孔子范式:仁道
一、孔子之道
二、何为仁,何为礼
三、人文主义
四、人本主义
五、人道主义
六、人才主义

第六章大国崛起与孔子范式
一、孔子范式中的天下主义和人本主义
二、孔子范式中的华夏国家关系:一天下
三、国际秩序:等级制、尊礼、推己及人、平等相待
四、孔子范式中的华夷关系:推己及人、平等相待
五、对孔子范式的修正:孟子的仁义和干涉主义
六、孔子范式的德治、礼治:鲁国的失败与晋国的崛起
七、孔子范式与大国崛起:不有君子(人才),其能国乎?

第七章孔子范式达到的高度
一、孔子仁学与西方人道主义
二、人本主义仍然在道义上高于资本主义
三、孔子范式中的儒家社群民主?
四、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
五、孔子的理性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
六、孔子的思想启发欧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七、孔子的君子主义在西方的回响:精英主义
八、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第八章商子范式与秦国崛起
一、商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商鞅是法家思想的典型代表
三、法治思想在晋国的政治实践
四、李悝、吴起的变法与魏国崛起
五、申不害的法术与韩国短暂的崛起
六、慎到的“势”
七、韩非子的法治与权力学说
八、商子范式与秦国崛起
九、秦亡之过不在法——商子法家思想再评价

第九章管子范式与大国崛起
一、管子范式的理论逻辑
二、儒道法三家思维的缺陷与总体评价
三、管子范式的先驱——舜、周公的综合治国
四、管子与《管子》一书
五、管子一书中的儒道法思想
六、管子霸权论的核心:盟会与华夏秩序
七、关于国家综合实力的论述
八、《管子》的法治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九、以民为本、富民富国的治国思想
十、对社会政治体制的最早改革
十一、管子对外关系四原则:不结盟、不动武、善与邻、管好边
十二、管子的对外开放思想
十三、商战和货币战思想

第十章管子范式的高度:后世的影响
一、魏文侯道儒法并用与魏国崛起
二、齐国再次崛起与齐威王道儒法并用
三、道儒法三家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四、慎到、荀子:诸子思想集成的尝试
五、秦王政初期儒法道合一与《吕氏春秋》
六、汉初文景之治与儒法道合一的陆贾主义

结束语华夏主义与当代中国的伟大复兴
一、华夏主义精神消失的八个表现
二、当代中国:四大成就与道、德、法“大三缺”
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华夏主义的复兴
四、华夏主义——易道儒法的精华汇合
五、三大范式的致命缺陷及其克服:如何面对无道无德无法之君?
六、出路何在?西方式民主不是中国政治的出路
七、如何补救三大范式的缺陷
八、当下中国需要马克思,也需要“李克思”(LiKS)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