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质彬彬/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图书馆馆藏书,有签章

10 5.1折 19.6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菏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良运 著;蔡锺翔、邓光东 编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22

上书时间2024-03-26

羊肉白菜旧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良运 著;蔡锺翔、邓光东 编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473245
  • 定价 19.6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1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文质彬彬》在《文质彬彬》总题之下,以《文与质》、《艺与道》为上、下编,分别对“文”、“质”、“艺”、“道”四个观念及形成中国美学中两对最基本的审美范畴,从发生、发展、传承、演变的全过程,进行由微而宏地全面、系统的观照,又从美学、文学、造型艺术等领域以及哲学、心理学、伦理观念、社会政治理想等方面。进行论述和评价。在论述时又注重两对审美范畴间交错互动的关系。后者的“艺术”行为如何时时处处使前者的观念内涵与外延相应地不断发生变化;前者如何时时处处对后者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后者如何在前者已界定的正统观念范围内突破和升华。……它们互相生成又互相互补,构成了中国美学与文学、艺术学理论的大框架,至今对这几个领域内的理论建设还有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
陈良运,1940年生,江西萍乡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诗学批评史》、《周易与中国文学》、《焦氏易林诗学阐释》、《新诗哲学与美学》、《论诗与品诗》、《诗学·诗观·诗美》、《文与质·艺与道》、“文质彬彬》等著作,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历代文学论著丛书》等。
【目录】
总序
小引
上编文与质
第一章审美视野中的“质”与“文”
第一节对于“质”的基本审美观
第二节“文”的观念发生与“人文”种种
第二章“文质彬彬
第一节儒家“文”、“质”统一观的确立
第二节“文质”理论在两汉的发展
第三节道、儒“文质”观之差异与《淮南子》的糅合
第三章中国文学的奠墓理论
第一节文·文章·文学
第二节诗、骚、赋之“文”、“质”关系
第三节王充的“文章”学说
第四章“文质彬彬”美学意义的延伸
第一节人物品评:理性审视的深化
第二节人物品藻:“风骨”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书画之品:艺术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文学自觉时代的“文质”观
第一节由文体分类产生不同的“文质”标准
第二节“质”的观念的演化
第三节形文·声文·情文
第四节“文”、“质”结合的新范畴
第六章“文质”论在诗、文领域之分途
第一节文:以“道”为“质”的回归
第二节诗:以“意境”为核心的审美创造
第三节“文”与“质”:历史、美学的评价
附录“风骨”新论
第一节“风”是一个审美观念
第二节“骨”是“质”的概念具象化
第三节从品人之“风骨”到品文之“风骨”
第四节“风骨”论发明和运用的重要意义
……
下编艺与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