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
8.3
2.2折
¥
38
全新
仅1件
作者林枫 主编;朱国圣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1193707
上书时间2024-12-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枫 主编;朱国圣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119370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7页
-
字数
345千字
- 【内容简介】
-
这本书是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结项成果。
全书分为三编共二十四章,本书采用了历史继承与现实发展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正面阐述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全面、准确地概括、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线。同时,紧密结合国内外实际,澄清了一些存在于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中的错误观点或模糊认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 【目录】
-
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 为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夯实基石(代序)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18个基本原理
第一章 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能够及时反映、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和客观世界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报纸“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
第二节 列宁:报纸能够显示出正在修建的建筑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轮廓,协调将要进行的工作
第三节 毛泽东:报纸“是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
第四节 邓小平:希望文艺界,“以及从事教育、新闻、理论工作和
其他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
第五节 江泽民:“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六节 胡锦涛:“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
第七节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延安整风时提出的新闻定义,同认为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的论点相一致
第八节 新闻的由来,报纸的出现,也都表明它们属于意识形态
第九节 新闻报道需要物质载体,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
第二章 办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三章 在世界上存在着阶级区分的时期,新闻、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
第四章 坚持新闻事业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第五章 “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第六章 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忠实反映群众意愿,做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第七章 新闻舆论事关党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福祸,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第八章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增强新闻舆论监督
第九章 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第十章 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贴近生活,调查研究
第十一章 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
第十二章 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第十三章 新闻出版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阶级性的,总要受所在国家社会制度的制约,并为其服务
第十四章 新闻工作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十五章 旗帜鲜明、尖锐泼辣、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文风
第十六章 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又红又专的新闻队伍
第十七章 按照马克思主义方针办新闻事业,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
第十八章 坚持和改善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论点
第十九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论点
第三编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辨析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评价毛泽东关于两种新闻事业原则区别的论断
第二十二章 从伊拉克战争报道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第二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第二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是新闻规律的系统论述和科学体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