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7 4.8折 ¥ 178 全新
仅1件
作者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 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徐菁 译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10471216
上书时间2024-11-18
40年前,中美冲破障碍、跨越分歧、携手合作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无数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命运轨迹和志向抱负。本书将视线聚焦到一批中美风云变幻的亲历者、观察家以及中美友好合作的推动方、受益人。记录了在中美两地七个城市采访40位中美两国政界、学界的杰出代表(双方各20人)的访谈内容,访谈对象不仅包括曾在一线参与中美外交活动的政府官员、智囊,也包括在业内广受尊敬的专家、学者。通过对话他们,试图梳理中美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分享推动两国合作交流的真知灼见。
这些中美外交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
中方
赵启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
龙永图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
陶文钊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周文重 原中国驻美大使
何伟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缉思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
杨 毅 海军少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
杨洁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崔天凯 中国驻美大使
姚云竹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顾问
黄仁伟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
何亚非 外交部原副部长
倪 峰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朱 锋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吴心伯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袁 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陈东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达 巍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宋国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刁大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美方
卡 特 美国前总统
傅高义 哈佛大学教授
芮效俭 原美国驻华大使
约瑟夫?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原院长
李侃如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
杰弗里?贝德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
谢淑丽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
学术主任
布兰斯塔德 美国驻华大使
兰普顿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
中国研究项目主任
冯稼时 斯坦福大学教授
何汉理 弗吉尼亚大学教授
包道格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副院长
季瑞达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原美国驻沪总领事
陆伯彬 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
杜大伟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
韦德宁 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执行主任
戴 博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
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
韩 磊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
荣大聂 荣鼎集团创始合伙人
葛小伟 俄克拉何马大学美中问题研究所原主任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从事美国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
中心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学者和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沟通,就中美两国民间共同关心的问题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和研讨会。
中心邀请和接待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和重要人士来访,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埃里奥特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哈里?哈丁教授,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拜登,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前主席萨姆?纳恩,法国参议院外交、防务及武装力量委员会主席等。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11月22日,立所宗旨为加强美国问题及中美关系的研究、促进中美人员交流和两国间的相互理解,以打造中国特色的美国研究机构为目标,并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自成立以来,该所围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推动美国及亚太国家的海洋战略研究,深化美国反恐战略及美国文化外交的研究,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先后主办和承办了近百场各种类型的会议,形成了“当代世界讲坛”“海洋沙龙”及“中美文化外交圆桌论坛”等在学界和思想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讨平台。
除了发布专题研究报告,该所还主编了《美国问题研究丛书》《美国经济外交研究丛书》《沪风美雨百年潮――上海与美国地方百年交往史》《在上海的美国人》等系列专著,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好评。
序M 1
赵启正:一个真实的中国,美国无须畏惧M 003
龙永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国没有吃亏M 011
陶文钊: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环节M 021
周文重:求同存异、磨合前行是中美唯一明智的选择M 033
何伟文:中美经贸关系规律任何政治人物都无法颠覆M 043
王缉思:中美关系稳定是两国百姓的共同愿望M 053
杨 毅:莫让军事交流成为中美关系的“抵押品”M 063
杨洁勉:望远镜下的中美关系前景乐观M 073
崔天凯:中国智慧能给中美未来指出一条新路M 083
姚云竹:两个伟大的国家不应相互为敌M 093
黄仁伟:中美关系从未间断是两国根本利益的需要M 105
何亚非:中美需要大国胸襟来推动关系向前发展M 115
倪 峰:中美合作存量和增量优势仍然显著M 127
朱 锋:要客观清醒地认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美国因素M 137
吴心伯:中美磨合后将迎来更平等的双边关系新形态M 147
袁 鹏:实现利益深度捆绑是中美关系的一大成功经验M 159
陈东晓:除了建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别无他路M 171
达 巍:中美关系的稳定符合两国各自发展的大战略M 181
宋国友:经贸关系依然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M 193
刁大明:美国国会高票通过某些议案不等于已形成反华共识M 203
吉米?卡特: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M 215
傅高义:中美需要更多有“人情味”的学者M 225
芮效俭:美国能和一个更强大繁荣的中国友好相处M 233
约瑟夫?奈:中美能通过发展软实力实现共赢M 243
李侃如:中美应谨防两国关系走向总体对立M 253
杰弗里?贝德:中美两国都能成为国际体系的支柱M 263
谢淑丽:管控竞争需要中美双方克制和谨慎M 273
泰里?布兰斯塔德:良好的领导人关系能引领中美美好未来M 283
兰普顿:中美加强相互依赖能克服“修昔底德陷阱”M 293
冯稼时:中国实力增长并非与美国利益不相容M 303
何汉理:中美政治制度之争也能成为良性竞争M 317
包道格:美国必须在新的国际格局中给中国一席之地M 327
季瑞达:美国企业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长远机会M 337
陆伯彬:实用主义外交能让中美再次走上合作之路M 349
杜大伟:中美经济合作基本面稳固、潜力仍然巨大M 359
韦德宁:坦诚友好的个人友谊有助于培育中美战略信任M 371
戴 博:中美需将新兴科技转化为未来合作的积极推力M 383
韩 磊:中美加强国际议题合作惠己及人M 393
荣大聂:建立信任是中美应对棘手问题的解药M 403
葛小伟:“人性化”的中美关系有助于两国跨越分歧M 413
后 记M 4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