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 3.9折 ¥ 59 全新
仅1件
作者许兴友、杜江燕 著;刘飞 蔡文彬 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5184130
上书时间2024-12-27
本教材首先从宏观上介绍分散体系(稀溶液、胶体)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能量变化、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反应的平衡移动),进而从微观上介绍物质结构(原子、分子、晶体)的基本知识。然后简述定量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论述溶液中各种类型的化学平衡以及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并对zui常用的几种仪器分析法作了简介。zui后介绍重要的元素和复杂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本次再版,添加了二维码资源,丰富了内容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
许兴友,博士,教授,现任江苏淮海工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后,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江燕,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DNA与药物分子作用机理及序列选择性的电化学及光谱研究、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用于肿瘤基因的检测、三维有序纳米复合物制备及用于生物传感器研究。
绪论
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1.1分散系
1.2气体
1.2.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2道尔顿分压定律
1.3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3.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3.2物质的量浓度
1.3.3质量摩尔浓度
1.4稀溶液的通性
1.4.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4.2溶液的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
1.4.3溶液的渗透压力
1.5胶体溶液
1.5.1溶胶的制备
1.5.2溶胶的性质
1.5.3胶团结构和电动电势
1.5.4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1.6高分子溶液和乳状液
1.6.1高分子溶液
1.6.2乳状液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2.1基本概念
2.1.1化学反应进度
2.1.2系统和环境
2.1.3状态和状态函数
2.1.4过程与途径
2.1.5热和功
2.1.6热力学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2.2热化学
2.2.1化学反应热效应
2.2.2盖斯定律
2.2.3反应焓变的计算
2.3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2.3.1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3.2熵
2.3.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2.3.4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
2.4化学平衡
2.4.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2.4.2平衡常数
2.4.3平衡常数与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2.4.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原理
2.5化学反应速率
2.5.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5.2反应历程与基元反应
2.5.3反应速率理论
2.5.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6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定量分析基础
3.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3.2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3.2.1化学分析方法
3.2.2仪器分析方法
3.3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3.3.1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3.3.2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3.4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3.4.1准确度和精密度
3.4.2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4.3误差的减免
3.5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3.5.1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3.5.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3.5.3可疑数据的取舍
3.5.4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报告
3.6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6.1有效数字
3.6.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3.7滴定分析法概述
3.7.1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3.7.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7.3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3.7.4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4.1酸碱理论
4.1.1酸碱质子理论
4.1.2酸碱电子理论
4.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2.1解离常数
4.2.2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
4.3缓冲溶液
4.3.1缓冲原理
4.3.2缓冲溶液pH的计算
4.3.3缓冲容量和缓冲区间
4.4酸碱平衡体系中型体分布
4.4.1分布分数及计算公式
4.4.2分布曲线
4.5酸碱滴定法及应用
4.5.1酸碱指示剂
4.5.2酸碱滴定曲线
4.5.3准确滴定和分步滴定的判据
4.5.4酸碱滴定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5.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5.1.1溶度积常数
5.1.2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5.1.3溶度积的化学热力学计算
5.1.4溶度积规则
5.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5.2.1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
5.2.2沉淀的溶解
5.3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5.3.1沉淀的生成
5.3.2分步沉淀
5.3.3沉淀的转化
5.4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5.4.1滴定曲线
5.4.2银量法
5.4.3重量分析法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氧化还原反应
6.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6.1.1氧化和还原
6.1.2氧化数
6.2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6.2.1氧化数法*
6.2.2离子电子法
6.3电极电势
6.3.1原电池
6.3.2电极电势
6.3.3能斯特方程
6.3.4原电池的电动势与ΔrG的关系
6.4电极电势的应用
6.4.1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6.4.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6.4.3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6.4.4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6.4.5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6.4.6求溶度积常数
6.5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6.6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6.6.1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6.6.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6.7氧化还原滴定法
6.7.1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6.7.2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6.4.3氧化还原预处理
6.4.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及应用示例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物质结构基础
7.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7.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7.1.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7.1.3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7.2多电子原子结构
7.2.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7.2.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7.2.3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7.3化学键理论
7.3.1离子键
7.3.2共价键
7.3.3金属键
7.4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
7.4.1杂化轨道理论
7.4.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7.4.3分子间力和氢键
7.5共价型物质的晶体
7.5.1原子晶体
7.5.2分子晶体
7.6离子晶体
7.6.1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离子的特征
7.6.2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7.6.3离子极化
7.7多键型晶体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8.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
8.1.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8.1.2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8.2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8.2.1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8.2.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8.3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8.3.1价键理论
8.3.2晶体场理论
8.4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8.4.1配位平衡常数
8.4.2逐级稳定常数
8.4.3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
8.5配位滴定法
8.5.1配位滴定法概述
8.5.2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8.5.3配位滴定曲线
8.5.4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8.5.5配位滴定的指示剂
8.5.6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示例
8.5.7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仪器分析法选介
9.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9.1.1概述
9.1.2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9.1.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9.1.4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9.1.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9.1.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9.2电位分析法
9.2.1概述
9.2.2离子选择性电极
9.2.3直接电位法
9.2.4电位滴定法
9.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3.1概述
9.3.2基本原理
9.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9.3.4定量分析方法
9.3.5原子吸收法的特点和应用
9.4色谱分析法
9.4.1概述
9.4.2色谱分析法的原理
9.4.3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9.4.4气相色谱仪及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9.4.5高效液相色谱仪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0.1s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10.1.1s区元素通性
10.1.2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0.1.3碱金属的应用
10.2p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10.2.1卤素
10.2.2氧族元素
10.2.3氮族元素
10.2.4碳族元素
10.2.5硼族元素
10.3d区元素
10.3.1通性
10.3.2铬的重要化合物
10.3.3锰的重要化合物
10.3.4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
10.4ds区元素
10.4.1通性
10.4.2铜族元素
10.4.3锌族元素
10.4.4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0.4.5f区元素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常见离子的定性分析
11.1无机定性分析概述
11.1.1定性分析进行的条件
11.1.2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1.1.3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11.1.4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
11.2常见阳离子的分析
11.2.1常见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
11.2.2常见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11.2.3常见阳离子的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11.3常见阴离子的基本性质和鉴定
11.3.1阴离子的分析特性
11.3.2分析试液的制备
11.3.3阴离子的初步试验
11.3.4阴离子第Ⅰ组(SO2-4、SO2-3、S2O2-3、PO3-4、CO2-3)
11.3.5阴离子第Ⅱ组(Cl-、Br-、I-、S2-)
11.3.6阴离子第Ⅲ组(NO-3、NO-2、Ac-)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12.1沉淀分离法
12.1.1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12.1.2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12.1.3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12.2溶剂萃取分离法
12.2.1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12.2.2重要的萃取体系
12.2.3萃取条件的选择
12.3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12.4离子交换法
12.4.1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和性质
12.4.2离子交换亲和力
12.4.3离子交换分离操作过程
12.4.4离子交换法应用示例
12.5层析分离法
12.5.1柱层析分离法
12.5.2纸层析分离法
12.5.3薄层色谱分离法
12.6新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
12.6.1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法
12.6.2毛细管电泳分离法
12.6.3固相萃取分离法
12.6.4膜分离法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录Ⅰ本书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Ⅱ基本物理常量和本书使用的一些常用量的符号与名称
附录Ⅲ一些常见单质、离子及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
附录Ⅳ常见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98.15K)
附录Ⅴ一些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金属离子的羟合效应系数
附录Ⅵ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98.15K)
附录Ⅶ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书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