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

11.7 4.0折 29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红苇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9712269

上书时间2024-10-29

尚贤文化山东分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红苇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2269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0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9页
  • 字数 14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年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一个过年的节日?汉民族有一个关于过年来历的年传说,这个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它对过年的来历起着某种解释作用。年传说在民俗构成和文化影响上,其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这个传说一直都是在口头上流传,其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又是如此之大,所以对年传说背后的文化蕴涵,至今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说。
【作者简介】
红苇,原名刘宏伟,复旦大学博士,副编审。2001~2005年曾在上海三联书店工作。近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现居上海。曾在《读书》、《学术界》,《齐鲁学刊》、《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个人著述有《节士的风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体验江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与人合著《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有一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大地上走路,不思考怕是不行的,思考大概就是人的宿命吧。我只能试图着思考与思想,上帝要笑就笑吧,笑一笑,十年少,只要他老人家不发火不发怒就好。
【目录】
序言年月日的文化史
第一部分年
年: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口头传说与资料史料
年传说的四个问题
过年诸事项的整体观
水性食物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要守岁
爆竹与鼓:雷神的两项遗产
过年事项:阳性力量的变相表达
年的三副面孔
年与岁、辰
第一副面孔:鳄鱼
第二副面孔:植物神
第三副面孔:雷神
三位一体的年
独特的节庆吉祥物
《金枝》中的植物神与年图腾
西方的金枝命题与中国的植物神传说
动植物一体化
最厉害的是金枝和爆竹
杀死图腾与驱赶图腾
演绎而成最大的时间标识
儒家思想与年文化:有限度的狂欢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节庆活动的伦理化
年文化中的“尸”与“戏”

第二部分月
从祭月到拜月、赏月
月文化景观一瞥
祭月与拜月
当月亮成为审美对象
月亮的两个神奇因素
死则又育的月亮
具有不死性的事物
道家与月文化
月神:从主杀到主生
成为月神的人选
主杀的月神
嫦娥与蟾蜍
阴性时间与超越性的时间意象

第三部分日
日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最高性存在:天与日
太阳的节日
太阳树:太阳与植物的关系
俗世中的日文化
日文化在语言中的遗存
太阳鸟的神格
鸟与太阳之亲缘故事
历史上的鸟图腾
太阳鸟的世俗使命
日文化中的太阳崇拜
太阳崇拜的方式
有多少神性人物与太阳相关
作为太阳的建筑:明堂
时间的圣感和光感
因仰视而时间
追寻时间的亮光
结语一年与中国的时间文化
时间的形成与演变
年的内涵:中国式独特的时间观
初始时间的文化意义
结语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年
附录年的口头传说
参考资料
后记年:一个渐被遗忘的文化记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