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气候环境外交: 中国的应对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气候环境外交: 中国的应对

10.1 2.8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宏源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0

上书时间2024-06-15

尚贤文化保定分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宏源 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时间 201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7306017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3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国际气候环境外交: 中国的应对》旨在探讨国际环境问题和外交之间的互动与关联性,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如何参与国际环境外交、如何在国际环境交往中维护我国利益的同时又发挥树立负责任的环保大国形象等问题。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重点是在完善梳理各国环境外交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环境外交的外部环境,从深层次上理解中国环境威胁论背后的动力机制和本质根源;第二部分侧重研究中国未来的环境外交战略。

【作者简介】
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2010年上海社科新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论坛部议题负责人。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能源战略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毕业,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博士毕业,2011年担任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访问学者。代表英文专著为美国纽约NovaSciericePublishers出版的GlobalWarmingandChina'sEnVironmentalDiplorrlacy(2008,2011)。代表中文专著《环境变化和权势转移:制度、博弈和应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主持国家“十二五”规划科技支撑项目专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相关课题,多次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
【目录】
第一部分国际环境外交和“中国环境

威胁论”:现状和问题

导言

第一章“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国际纬度总体研究

第一节“中国环境威胁论”泛起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第三节“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主要特征及影响要素

第四节“中国环境威胁论”解析

第二章“中国环境威胁论”涉及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对全球环境威胁问题的普遍认识

第二节全球环境威胁问题的演变趋势

第三节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对“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推动

第三章主要国际行为体与“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欧洲视角中的“中国环境威胁论”

第二节美国与中国的环境关系及其“中国环境威胁论”

第三节日本与中国的环境关系及“中国环境威胁论”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环境外交及“中国环境威胁论”

第四章“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本质与根源研究

第一节“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本质

第二节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环境治理和“环境威胁论”

第三节“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本质和政策思路

第五章美国绿色新政和环境外交研究

第一节美国奥巴马政府绿色新政的图景与实质

第二节“绿色新政”的实质:环境容量与气候格局的博弈

第三节美国绿色经济新政和国际气候格局下的中美关系

第四节中美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第六章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后中国面对的环境国际压力

第二部分中国末来的环境外交战略

导言

第一章中国环境外交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国际环境外交发展实践

第二节中国环境外交的发展实践

第三节当前中国的低碳发展战略

第二章中国环境外交的战略框架和实施建议

第一节中国环境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中国环境外交战略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中国环境外交的战略框架

第四节中国环境外交的战略实施建议

第三章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的环境外交

第一节国际制度与国内政策协调的发展

第二节全球环境基金和中国气候变化政策

结论

第四章气候外交和中国环境制度建设

第一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谈判与中国的政策协调

第二节国际规范与国际培训对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协调的影响

第五章国际环境制度在中国的内化

第一节国际防治气候变暖制度内化的原因

第二节国际防治气候变暖制度在中国内化的内容

第六章全面推进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新秩序

结语

和谐创新协同共赢

――试论中国外交在非传统领域的发展

附录一1966年以来主要环境领域重要公约简介

附录二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和世界人口日的主题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