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70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铭铭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

装帧平装

货号11-3

上书时间2024-05-14

非你莫读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铭铭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7
  • ISBN 9787563353552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在写作本书时,我的主要考虑是要对中外社会人类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时提出的论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此外,我还想通过此书的写作对社会人类学视角及其在具体研究中的运用作出一个交代。第一章是对社会人类学和中国学关系的简要评论,其目的在于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引入“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路径”,提出社会人类学与汉学人类学之问关系存在即问题。第二章总结吴文藻、费孝通等开创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的理论,但是也试图把它们放在社会人类学民族志方法问题中讨论,其中涉及的“民族志方法是否足以代表中国社会”的问题也将与中国人类学未来面向的讨论联
【作者简介】
王铭铭 196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87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硕士,1992年伦敦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1993、1994、1995年伦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伦敦城市大学中国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会员。已出版译著《当代人类学》、专著《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社区的历程》,另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引言
致谢
一.社会人类学与汉学
1、社会人类学及其基本特点
2、汉学人类学:中国社会的人类学探讨
二.从民族志方法到中国社区论
1、太平洋民族志模式在中国的传播
2、社区研究的新试验
3、社区中的历史与社会一文化力量
4、小地方中的大社会
三.宗族、社会与国家
1、“宗族范式”的谱系
2、弗里德曼的悖论
3、“边陲地区”的社会
4、宗族:国家与社会
5、宗族与现代性
6、汉学人类学的概化困境
四.市场与社会结构理论批判
1、核心地点的级序
2、宏观区域的结构功能与发展周期
3、国家行政网络与非正式权力对经济区系的依赖
4、对经济空间理论的挑战
5、经济人类学的启示
五.象征与仪式的文化理解
1、民间宗教的界说问题
2、民间宗教与“大传统”的关系
3、民间宗教的社会与文化分析
4、民间宗教与区域历史中的社会
5、民间宗教与现代化理论
6、民间宗教的再体验
六.“反思运动”及其理论挑战
1、三十年来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变化
2、多元变异中的主题及其对汉学人类学的启示
七.社会人类学的本土化
1、西方人类学回归本土的试验
2、中国本土人类学的思考
3、“颠倒的东方论”的危险与中国人类学者的使命
八、结语:汉学人类学的继承与反思
附录
(一)关于中国人类学及其发展的对话
(二)人类学的中国相关性――围绕《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的对谈
(三)寻找中国人类学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