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人特征研究
  • 犯罪人特征研究
  • 犯罪人特征研究
  • 犯罪人特征研究
  • 犯罪人特征研究
  • 犯罪人特征研究
  • 犯罪人特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犯罪人特征研究

228 九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皑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1-14

朝阳文库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皑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10663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 字数 17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犯罪人特征研究》是作者以犯罪心理学研究为依托,对犯罪人特征进行深层思考和研究的结晶。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规则是合作的基础。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的法律正是为了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自由总量不受减损。也因此形成了我们长久以来对犯罪人的“敌视”。《犯罪人特征研究》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纯书本式的理论研究中脱离出来,采用直接的访谈、跟踪方式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边缘人群接触,先后对所感知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了专门性研究。对金融领域犯罪、色情产业、吸毒者、“法轮功’和传销,以及黑社会组织的研究使得作者重新审视犯罪人与我们到底存在何种差异,希望从人而非兽的角度去认识这一特殊的人群。
【作者简介】
马皑,1960年出生,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高中毕业后务农、务工,1980年考入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犯罪心理学教学科研至今。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分会现任会长。
主要从事法律心理学、犯罪与刑事司法心理学、越轨社会学、社会问题的教学与科研。曾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5项,对法律心理学学科体系,犯罪与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金融犯罪,弱势群体犯罪,“法轮功”现象,“黄、赌、毒、黑”及传销等社会问题有专门性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解读犯罪人
第一节公众视角中的犯罪人特征
一、公众对犯罪人的一般性认识
二、公众认识的特点
三、社会排斥对刑罚目的的异化
第二节探索犯罪人的本质特征
一、犯罪人的定义与法律特征
二、外显性行为只能是认识犯罪人特征的一个维度
三、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研究才具有意义
第三节本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一、以多学科方法为指导
二、以综合性资料分析为方法
三、以分析犯罪人群体的本质特征为目的
四、本研究的基本线索

第一章有关犯罪人特征研究的综述
第一节总体性概括
一、以犯罪人为研究对象的有关学科
二、犯罪人研究的相关取向
第二节有关犯罪人整体性特征的研究
一、刑法学的研究
二、犯罪学的观点
三、犯罪心理学的观点
第三节有关犯罪人人格特征的研究
一、对犯罪人人格的不同认识
二、对犯罪人人格的变量分析
第四节有关犯罪人其他特征的研究
一、心理因素研究
二、生物因素研究

第二章认识人的多维度模式
第一节物质的人
一、人的物质属性
二、人是自然中的物质
三、存在性是物质人的特征
第二节生物的人
一、人的生物属性
二、生物人的机能
三、生物人的进化与发展
四、适应性是生物人的特征
第三节思想的人
一、思想、精神、心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二、思想的基础
三、目的性是思想人的特征
第四节社会的人
一、人是生存于社会中的生物
二、关系性是社会人的特征
三、关系性与目的性的互动
第五节对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反思
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元内涵
二、生物性不等于犯罪性
三、对犯罪人的认识必须强调多维视角

第三章对犯罪人特征的解构
第一节外显性行为是揭示犯罪人特征的起点
一、犯罪人的法律身份
二、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三、从现象分析本质是犯罪人特征研究的过程
四、吸收前人成果是犯罪人特征研究的途径
第二节犯罪人异质观
一、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
二、对犯罪人生物或生理特征的认识
第三节犯罪人同质观
一、人性的善与恶
二、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三、行为主义的后天决定论
四、对犯罪人同质观的思考
第四节犯罪人特质观
一、弗洛姆:社会文化观
二、马斯洛:整体理念
三、生物学因素研究
四、对特质理论的思考
第五节犯罪的交互作用理论
一、交互作用理论
二、背景理论

第四章犯罪的本质与犯罪人特征
第一节关于犯罪的本质
一、对犯罪的标定是一种社会反应
二、犯罪的本质源于其对社会的危害
三、犯罪的本质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侵害
第二节犯罪人的特征
一、人的物质属性与犯罪人特征
二、人的生物属性与犯罪人特征
三、人的心理属性与犯罪人特征
四、人的社会属性与犯罪人特征
第三节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
一、犯罪人具有人的基本属性
二、对犯罪人的研究应坚持人性化原则
三、对犯罪人特征的分析要注重多层面的比较
四、犯罪人的本质特征是不同于非犯罪人的社会适应性的

第五章犯罪人的人性
第一节对人性的解读
一、人性的概念
二、人性之善与恶
三、人性善恶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犯罪人及其人性
一、犯罪不等于人性的异化
二、人的自然属性不是兽性

第六章犯罪人的人格
第一节人格的定义与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定义
……
第七章犯罪人的理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