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

4 1.3折 32 八五品

库存8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建林、段巧玲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夏末微凉书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建林、段巧玲 编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8
  • 版次 2
  • ISBN 978711717361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6页
  • 字数 4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供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化学制药技恭;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用。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篇微生物学概论、第二章细菌的结构与生理、第三章真菌的结构与生理、第四章病毒的结构与生理、第五章常见微生物、第六章药物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等。
【目录】
第一篇 微生物学概论 
第一章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的分类 
三、微生物的作用 
第二节 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的定义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及在药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细菌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形态 
二、细菌的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与代谢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 
三、细菌的新陈代谢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常见的变异现象 
二、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第四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一、细菌不染色标本检查 
二、细菌染色标本检查 
第三章 真菌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单细胞真菌 
二、多细胞真菌 
第二节 真菌的繁殖与培养 
一、真菌的繁殖 
二、真菌的培养 
第四章 病毒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过程 
二、病毒的干扰现象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篇 微生物与药学 
第五章 常见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抗微生物药物 
一、细菌的致病性 
二、病毒的致病性 
三、真菌的致病性 
四、抗微生物药物 
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细菌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链球菌 
三、肺炎链球菌 
四、脑膜炎奈瑟菌 
五、淋病奈瑟菌 
六、铜绿假单胞菌 
七、大肠埃希菌 
八、沙门菌属 
九、志贺菌属 
十、破伤风梭菌 
十一、结核分枝杆菌 
十二、其他常见病原性细菌 
第三节 常见真菌 
一、浅部感染真菌 
二、深部感染真菌一 
第四节 常见病毒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二、肝炎病毒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四、其他病毒 
第五节 其他微生物 
一、支原体 
二、衣原体 
三、螺旋体 
四、立克次体 
五、放线菌 
第六章 药物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 
第一节 药物中微生物污染 
一、微生物的分布 
二、药物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三、微生物污染对药物的影响 
四、防止微生物污染药物的措施 
第二节 微生物的控制 
一、基本概念及意义 
二、物理控制法 
三、化学控制法 
第七章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查 
第一节 药物制剂的无菌检查 
一、无菌制剂 
二、无菌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三、热原检查 
第二节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一、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基本原则 
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第三节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 
一、药物体外抑菌试验 
二、药物体外杀菌试验 
三、联合抗菌试验 
第三篇 免疫学 
第八章 免疫学概述 
第一节 免疫 
一、免疫的概念 
二、免疫的功能 
三、免疫的类型 
第二节 免疫学 
一、免疫学概念 
二、免疫学在药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第九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一、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二、抗原的分类 
第二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一、病原生物 
二、细菌的外毒素和类毒素 
三、动物免疫血清 
四、同种异型抗原 
五、异嗜性抗原 
六、其他抗原 
第三节 佐剂 
一、佐剂的概念和分类 
二、佐剂在药学中的应用 
第十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二、单核一巨噬细胞 
三、其他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效应分子 
一、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二、补体系统 
三、细胞因子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一、生理屏障 
二、细胞防护 
三、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概述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三节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一、免疫耐受 
二、免疫调节 
第四节 超敏反应 
一、Ⅰ型超敏反应 
二、Ⅱ型超敏反应 
三、Ⅲ型超敏反应 
四、Ⅳ型超敏反应 
第十二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一、免疫预防 
二、免疫治疗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二、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 
第四篇 人体寄生虫学 
实训项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