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着作总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它主要介绍了墨家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和军事思想。《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目录
亲士
修身
所染
法仪
七患
辞过
三辩
尚贤上
尚贤中
尚贤下
尚同上
尚同中
尚同下
兼爱上
兼爱中
兼爱下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节用上
节用中
节葬下
天志上
天志中
天志下
明鬼
非乐上
非命上
非命中
非命下
非儒下
大取
小取
耕柱
贵义
公孟
鲁问
公输
内容摘要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它主要介绍了墨家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和军事思想。
《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
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主编推荐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读者可在阅读中领悟到传世经典的博大精深,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亲士【原文】人国而不存其士①,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②,则缓③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④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注释】①入国:入朝为官,从政。此指治国。存:恤问。
②急:迫切,急切。
③缓:怠慢。
④虑:谋思,谋划。
【译文】治理一个国家而不恤问国中的士人,那么就要亡国了。发现贤能之人而不急于任用,那么贤士就会怠慢他们的君主。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了,若没有贤士,就没有人和君王谋划国事。怠慢贤者,忽视士人,却能够长久地保全自己的国家,这样的事情是从来没有过的。
【原文】昔者文公①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②,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③,而尚摄中国之贤君④。三子之能达⑤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⑥而大丑也。太上⑦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⑧。
【注释】①文公: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
公元前636一前628年在位。曾被迫流亡于外十九年,后来回国即位。在位期间,重用贤能,终于使晋国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②桓公:齐桓公。姜姓,名小白,齐襄公之弟。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85一前643年在位。未做国君之前,其兄齐襄公昏庸无道,桓公被迫出奔莒国,襄公死后被迎回即位。齐桓公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力富强,对外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去:离开。逃离。
③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又称菼(tan)执。公元前497一前465年在位。其父曾为吴王阖(he)间所败,他为父王雪耻打败了阖间后,阖闾儿子夫差又为父复仇,大败勾践。勾践被逼屈膝求和。后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在范蠡与文种等贤臣的帮助下消灭吴国,报仇雪恨,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丑:耻。
④摄:通“慑”,敬畏。中国:指中原地区的国家。
⑤达:传扬。
⑥抑:压抑,忍耐。
⑦太上:最上一等。
⑧用民:任用贤能。
【译文】从前,晋文公被迫出逃却能够称霸天下,齐桓公逃离国家而最终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遭受吴王的羞辱却仍然成为威慑中原各国的贤君。这三君之所以能成功扬名于天下,是因为他们都能忍辱负耻,以图复仇。最上等的是从不失败,其次是失败以后仍然能够有所成就,这就是善于任用贤能。
【原文】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
,我无足心也。①”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②,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③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④。
是故倡臣⑤伤君,谄下伤上⑥。君必有弗弗之臣⑦,上必有詻洛⑧之下。分议⑨者延延,而支苟⑩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希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P1-4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