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代记忆:中国近代意识的形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年代记忆:中国近代意识的形塑

58 6.5折 89 全新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天纲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08

李蓬莉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天纲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0319261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0页
  • 字数 332千字
【内容简介】
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国人对自己的“近代”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落后”“屈辱”“挨打”等受损者心态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线。在这种弱者感受的氛围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丛林法则思想应运而生。适时地反省中国人的“近代”,翻检我们的“近代记忆”,“重写近代史”,已经是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中全球华人的共同使命。
  中国人的近代从何时开始?戊戌变法因何失败?“华洋分居”格局如何被打破?上海是否真是个“殖民地”并失去主权?它又是怎样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固然曲折,但我们的近代记忆中却也不乏来自民间的精彩、荣耀和辉煌。
  本书以时间为线,选择重要年份入手,解析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以此串起一部中国近代史。作者试图打通清末民初,从“中国现代性”的全新视角讲述中国近代史,把中国近代史从王朝统治史以及没落士大夫、“军绅”官员和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叙述视角中拯救出来,还原一部民众的历史。
【作者简介】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专业,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中国宗教以及上海文化研究。著有《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2017)、《南京路: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 (2009)、《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2007)、 《人文上海》(2004)、《文化上海》(1998)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1998)等,编有《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相伯卷》(2014)、《徐光启全集》(2011)、《万国公报文选》(1998)等
【目录】
1793: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1817:马礼逊“看中国”

1835:明清“西学”的延续性——以《几何原本》为例

1842:《南京条约》的祭奠

1853:从“种族隔离”到“华洋杂居”

1862:“京师同文馆”的困厄

1864:湘、淮的崛起与大清的板结

1867:王韬与“天下一道”论

1868:“启蒙”的发端——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1896:李鸿章的挫败

1897:经世学的近代转向

1898:“变法”何以夭折

1900:躁动的南方

1903:语言民族主义or文化世界主义

1905:科举制的幻灭

1912:函夏考文苑——民初的学术理想

1914:不作不死的孔教

1916:金融中心的故事

1927:上海市民自治运动的终结

附录一:关于中国的“早期近代性”

附录二:重新书写近代史——序李天纲《年代记忆》郑培凯

后记一

后记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