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朝柱作品评论选
  • 王朝柱作品评论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朝柱作品评论选

10 2.6折 3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伯农、李硕儒 编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23

博渊书摊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伯农、李硕儒 编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37185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由郑伯农、李硕儒主编的《王朝柱的作品评论集》从众多的王朝柱作品评论文章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这里,不但收有新时期活跃在论坛上的诸多不同年龄段的评论家的作品,还有曹禺、刘白羽、冯牧、胡可、赵寻、李瑛、逄先知等老泰斗、老专家的文章。王朝柱作为一个在新时期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一个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一个影响了民族精神的作家,值得人们对他的作品和创作道路进行深入的开掘。
【作者简介】
郑伯农,福建长乐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文化部政策研究室、文联研究室干部,《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文艺报》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李硕儒,河北丰润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编剧,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晋剧团编剧,内蒙古《巴彦淖尔报》文艺编辑,化工部第十三化建公司宣传干事,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当代文学编辑室主任,编审。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红魔房”之夜》、《爱的奔逃》、《外面的世界》等。
【目录】

文学的评说
王朝柱作品讨论会纪要 / 3
盗得天火赠人间刘白羽 / 16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李瑛 / 18
传记文学·人生选择及叙述基调张韧 / 21
为了中国的“青春”雷达 / 25
王朝柱和他的作品贾淑文 / 28
盛赞长篇传记文学《李大钊》戴钢 / 34

王朝柱《我心目中的黄如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 36
两个成功者灵魂的对视李准 / 37
熙熙攘攘中的人生对话陈建功 / 40
心灵的对视郑伯农 / 42
黄如论的精彩人生周明 / 46
天行健勇者不息范咏戈 / 48
腹有诗书气自华李树声 / 50

“我对文学充满热爱和敬畏” / 53
信仰的歌者李硕儒 / 57
在历史与艺术间自由飞翔李准 / 61
大哉美哉仲呈祥 / 64
王朝柱现象的启示雷达 / 67
让精神的力量光芒永存梁鸿鹰 / 69
在诗与史的结合上打造辉煌史诗陈先义 / 71
题材选择作家范咏戈 / 73
《囚徒的长征》:历史重压下的不屈灵魂李亚梓 / 75

话剧、电影的天空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成功探索 / 81
一部电激雷鸣的史剧曹禺 / 85
史诗性的作品是必定会出现的冯牧 / 87
军事题材戏剧的硕果胡可 / 91
民心向背决胜负赵寻 / 94

《龙云和蒋介石》座谈会纪要 / 98
历史·人物·故事彭加瑾 / 105
历史就在人物之中雷达 / 111
历史片视野的拓宽思忖 / 116

《走过雪山草地》:一部高扬主旋律的好电影逄先知 / 118
对长征精神的新发掘李准 / 120
山样的崇高雪样的洁白李硕儒 / 123
走出国门给中国电影的启示陈先义 / 125
感人至深别开生面柳萌 / 128

纵横电视剧

王朝柱编剧艺术研讨会纪要 / 135
革命史诗艺术丰碑王兆海 / 153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第一编剧仲呈祥 / 160
活形象的美学与中国历史的活剧毕兹 / 164
专家热议“王朝柱现象”徐健 / 167

《长征》评论文章
我看《长征》逄先知 / 170
革命史诗气如虹李准 / 172
英雄丰碑史诗绝唱仲呈祥 / 174
气壮山河的荧屏史诗郑伯农 / 178
《长征》:一部震撼魂魄的英雄史诗 / 182
《长征》创作札记王朝柱 / 185


《延安颂》评论文章

刘云山在与《延安颂》剧组座谈时强调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与
时俱进的精神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文艺精品 / 193
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一部力作 / 195
《延安颂》的启示刘云山 / 203
解读抗日战争历史的一部力作杨伟光 / 207
革命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李准 / 211
《延安颂》的标志性意义仲呈祥 / 214
一座恢宏壮阔的艺术大厦李硕儒 / 218
评《延安颂》问世是“沉渣泛起”论艾辛 / 226
《延安颂》:真实书写难忘历史 / 230
从《长征》到《延安颂》王朝柱 / 233


《解放》评论文章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在京举行电视剧《解放》研讨会纪要 / 240
衷心的感谢与深刻的启示肖怀远 / 242
历史真实感人至深逄先知 / 250
又一部宏伟的史诗式作品金冲及 / 253
是历史选择了新中国李准 / 256
一部形象生动的解放战争史仲呈祥 / 260
《解放》:用影像铭记历史万克 / 262
电视剧《解放》的三大突破倪祖铭 / 266
《解放》:气壮山河的荧屏史诗郑伯农 / 271
史的丰博诗的气韵李硕儒 / 274
解放的是中国人民的命运王伟国 / 278
再现时代风雷建构史诗品格黄式宪 / 281
人民的选择人民的胜利张德祥 / 285
《解放》是中国历史关键一课 / 287
纵横开阖论《解放》马明 / 290
电视连续剧《解放》创作感言王朝柱 / 295


《辛亥革命》评论文章

一部体现中华魂的好作品金冲及 / 301
生动形象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肖怀远 / 303
《辛亥革命》的五个看点李准 / 308
一部形象的辛亥革命教科书仲呈祥 / 311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收获汤恒 / 313
拍摄大型史诗正剧献礼辛亥革命百年万克 / 316
为开启社会变革的辛亥革命高歌张海鹏 / 319
电视剧《辛亥革命》的艺术三格王峰 / 324
革命的史诗历史的丰碑郑伯农 / 326
为辛亥革命英雄群体立传曾庆瑞 / 332
一部里程碑之作孟繁树 / 339
严肃创作的美学典范尹鸿 / 341
双重尊重双重效应范咏戈 / 343
让历史启迪未来用激情感染灵魂任吉东张利民 / 345
主旋律影视作品与核心价值观构建王伯男 / 353
以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传承辛亥革命精神唐志平 / 359
从电视剧《辛亥革命》创作看“告别革命论”王朝柱 / 365


《寻路》评论文章

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肖怀远 / 378
一部真实、好看、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逄先知 / 383
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的重要收获赵化勇 / 385
《寻路》:新的精神发现与艺术提炼李准 / 387
一部为了明天、站在今天、表现昨天的力作仲呈祥 / 391
“天津现象”给予文艺创作者的深沉思考夏潮 / 394
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教材汤恒 / 397
传递正能量助力中国梦罗明 / 399
历史真谛与革命史诗的荧屏演绎王丹彦 / 402
超越自我实现影视剧创作新突破万克 / 404
深刻的启示深远的意义向云驹 / 407
一部内涵丰厚的革命史诗黄会林 / 410
实事求是精神的宏伟赞歌郑伯农 / 412
革命理想信念的深情赞歌柳萌 / 415
艰难的寻找高扬的信念李硕儒 / 419
寻路之道王伟国 / 422
寻出一片新天地阎晶明 / 424
让难点变为亮点郭运德 / 426
再现中国革命史的辉煌史诗陈先义 / 429
再现革命历程的艰苦卓绝彭程 / 435
写真了历史,写活了人物,写深了思想徐忠志 / 438
历史戏剧化和戏剧历史化的“寻路”史诗曾庆瑞 / 441
《寻路》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张德祥 / 448
以“寻路”精神拍《寻路》倪祖铭 / 451
电视剧《寻路》创作谈王朝柱 / 454

师友写真

王朝柱:真情注笔端霜重色愈浓柳萌 / 465
铁肩担民族大义,是七尺男儿杜卫东 / 473
“我的笔既要对历史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王晋军 / 49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