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小通史(第六卷 辽西夏金元)
  • 中国文化小通史(第六卷 辽西夏金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化小通史(第六卷 辽西夏金元)

5.9 6.0折 9.9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邱树森 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亭雅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邱树森 著
  •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211049851
  • 定价 9.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7页
  • 字数 77千字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掀起一股文化热,报刊上竞相刊登“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争辩文章,堪称轰轰烈烈。其背景应当说是对十年浩劫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浩劫的拨乱反正。作者们这一辈亲历“文化大革命”的人记忆犹新:在那十年中,多少名胜古迹被人拆毁,多少文化名人惨遭迫害!除了八个所谓革命样板戏,一两部样板小说,茫茫中国大地几乎成了文化的废墟和沙漠。问泉哪得“死”如许?为有源头“浊”水来。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由于“左”的思想作祟,在不少领域,文化被严重削弱。以历史学为例,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主导下,中国通史几乎成了农民战争史,文化一一包括衣、食、住、行,以及世风、民俗等,不是以三言两语打发,就是砍得一千二净。十年浩劫,本来就是“左”的思想不断积累,最后恶性膨胀的结果。“文化大革命”成了“大革文化命”,这段惨痛的历史,迫使人们去重新认识、思考文化。

  像历史上每一次文化论争一样,众口热说,也难免良莠并陈,泥沙俱下。无论是反思还是研究,本来都应当从事实而不是从概念(包括定义)出发,但有些学者拾西方人的牙慧,引进文化的种种定义,谁也搞不懂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也有一些学者,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脱离中国历史实际,一味空谈,恰如
【作者简介】
邱树森,1937年生,江苏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1963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暨南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现任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所教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长期从事蒙元史和民族
【目录】
第一章 辽代文化

  一、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

  二、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

第二章 西夏文化

 一、文学艺术

 二、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

 三、科学技术

第三章 金代文化

 一、文学艺术

 二、儒学、史学与宗教信仰

 三、科学技术

 四、社会习俗

第四章 元代文化

 一、文学艺术

 二、哲学、史学和其他学科

 三、科学技术

 四、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