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小通史(第四卷 隋唐五代)
  • 中国文化小通史(第四卷 隋唐五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化小通史(第四卷 隋唐五代)

4.7 3.8折 12.5 九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贡久谅 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亭雅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贡久谅 著
  •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211051649
  • 定价 12.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0页
  • 字数 106千字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掀起一股文化热,报刊上竞相刊登“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争辩文章,堪称轰轰烈烈。其背景应当说是对十年浩劫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浩劫的拨乱反正。作者们这一辈亲历“文化大革命”的人记忆犹新:在那十年中,多少名胜古迹被人拆毁,多少文化名人惨遭迫害!除了八个所谓革命样板戏,一两部样板小说,茫茫中国大地几乎成了文化的废墟和沙漠。问泉哪得“死”如许?为有源头“浊”水来。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由于“左”的思想作祟,在不少领域,文化被严重削弱。以历史学为例,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主导下,中国通史几乎成了农民战争史,文化一一包括衣、食、住、行,以及世风、民俗等,不是以三言两语打发,就是砍得一千二净。十年浩劫,本来就是“左”的思想不断积累,最后恶性膨胀的结果。“文化大革命”成了“大革文化命”,这段惨痛的历史,迫使人们去重新认识、思考文化。

  像历史上每一次文化论争一样,众口热说,也难免良莠并陈,泥沙俱下。无论是反思还是研究,本来都应当从事实而不是从概念(包括定义)出发,但有些学者拾西方人的牙慧,引进文化的种种定义,谁也搞不懂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也有一些学者,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脱离中国历史实际,一味空谈,恰如
【作者简介】
贡久谅,1935年生,江苏武进入。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占代史专门化。1980年至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执教。主讲《中国历史文选》,亦授《中国历代官制》及《中国历史地理》。曾参与标点《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谭其骧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农  耕

 一、农业制度

 二、水利设施

 三、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四、经济作物的日益增加

 五、土地利用率的增高与农业著作的问世

第二章  商  业

 一、隋唐五代商品的丰富

 二、都市商业的繁荣和集市的发展

 三、商业组织的出现

 四、经商风习与商人势力的发展

 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六、货币的统一与金融业的发展

 七、对外贸易的发展

 八、政治势力对商业的干预

第三章  科  技

 一、天文历算

  二、医学

 三、建筑

 四、印刷术与造纸

 五、地理学

 六、其他技术及发明

第四章  思  想

 一、儒家的复兴

 二、佛教的鼎盛

 三、与皇权紧密联系的道教

 四、经中亚传来的域外宗教的流布及其影响

 五、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第五章  文学艺术

  一、空前发达的诗歌

  二、古文运动

  三、传奇小说与俗讲变文

  四、词的兴起

  五、绘画

  六、雕塑

  七、书法与乐舞

第六章  风  俗

 一、饮食

 二、服饰

 三、家居

 四、出行

 五、婚丧嫁娶

 六、节日习俗

 七、文娱活动

 八、其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