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第三层面探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灵第三层面探究

心灵第三层面探究

38.27 4.3折 89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家祥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089

上书时间2024-06-17

新起点图书02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家祥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98843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页
  • 字数 27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挖掘和梳理了中、印、欧三大哲学传统的相关认知与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相关成果,揭示了心灵第三层面既能摄又能生的双重势用,并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心灵并存向内收敛和向外发散的双向运动,论证了它是个体与天地合德、达成人生再圣化的心理根据,既是科学活动(寻真)的归趋之所,又是道德活动(持善)的发源之处,更是艺术活动(求美)的升华之域。
【作者简介】
胡家祥,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客座教授,国家社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人文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观点自成一家之言。
【目录】
导 言/001
  一 忽视心灵第三层面,很多问题不得其解/001
  二 重视心灵第三层面,有助于人生再圣化/005
  三 本书的基本理路:从述史到立论再征实/008
第一章 先哲对于心灵第三层面的认知/013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013
    一 先秦儒家对于心灵的体认/014
    二 先秦道家对于心灵的体认/017
    三 后世学者对于心灵的体认/021
  第二节 印度传统哲学的认知/024
    一 对于心灵三个层面的体认/025
    二 对于心灵深层两维的觉察/029
    三 对于第三层面性相的描述/033
  第三节 西方哲学认知的演进/036
    一 古希腊时代的观念奠基/037
    二 康德哲学的系统性集成/040
    三 康德之后的局部性拓展/043
第二章 现代心理-脑科学的相关探索/048
  第一节 心理分析学的相关理论/048
    一 弗洛伊德描述的人格系统/049
    二 荣格所描述的人格系统/052
    三 两种系统的差异与融通/056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059
    一  詹姆士等先驱者的理论/059
    二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063
    三 走向超个人心理学的必然/067
  第三节 脑科学的研究前沿/070
    一 古典脑科学的各种推测/071
    二 艾克尔斯的身心二元论/073
    三 麦克莱恩的脑进化理论/076
第三章 心灵第三层面的称谓问题/082
  第一节 康德哲学的Vernunft范/082
    一 康德区分理性与理智的重要意义/083
    二 康德论述“理性”的晦涩与紊乱/086
    三 康德思想继承者的修正或扬弃/091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志”范畴/095
    一 “志”范畴的历史展开/095
    二 “志”范畴的含义解析/101
    三 “志”范畴的现代价值/106
  第三节 “志性”是较为合适的称谓/110
    一 “灵性”与“智性”表意的局限性/110
    二 汉语的“志性”具有广阔包蕴性/114
    三 面向当代精神建设的优化选择/118
第四章 志性在心灵结构中的基础地位/123
  第一节 情、知、志的层次之分/124
    一 从平面划分进到层次之分/124
    二 心灵的三层面与认识活动/127
    三 心灵的三层面与评价活动/131
  第二节 志性决定心灵两系列的活动/134
    一 先哲对于心灵两系列的相似体认/134
    二 心灵两系列当是天地之道的体现/138
    三 志性决定心灵两系列的基本趋向/142
  第三节 心灵的结构图式与文化世界/146
    一 心灵的结构图式与真善美的位置/147
    二 真善美三者对立与统一的关系/151
    三 志性是人寻真持善求美的根基/155
第五章 体认第三层面的基本方法/160
  第一节 中国哲学倡导的方法/160
    一 为道日损的方法/161
    二 反身而诚的方法/164
    三 寂然感通的方法/168
  第二节 印度哲学倡导的方法/171
    一 从《吠陀》到吠檀多派/172
    二 数论派与瑜伽派的理论与实践/175
    三 佛学的禅定和瑜伽行法/178
  第三节 西方哲学倡导的方法/182
    一 柏拉图的“回忆”说/182
    二 胡塞尔的“还原”法/185
    三 柏格森的“直觉”说/189
第六章 心灵第三层面的广泛体现/194
  第一节 志性在艺术领域的体现/194
    一 艺术思维的立体结构/195
    二 艺术作品的层次秩序/199
    三 艺术接受的最高境地/203
  第二节 志性在科学与道德领域的体现/207
    一 信念在科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207
    二 志性在科学方法中的基础地位/211
    三 志性是联通道-德-福的枢纽/215
  第三节 志性在宗教与哲学领域的体现/220
    一 志性在宗教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220
    二 志性在哲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224
    三 志性决定着宗教与哲学的亲缘关系/228
结 语/234
附 录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关于心灵第三层面的探讨/238
  一 人类心灵应该存在第三层面/238
  二 中外哲学家已觉察第三层面/244
  三 “志性”是第三层面的合适称谓/251
  四 心灵第三层面的来由与体现/258
  五 体认第三层面的方法与路径/264
后 记/27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