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者 蓝湖制砚
年代 2022-01
材质 老坑
尺寸 1 × 1 × 1 cm
上书时间 2022-06-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品相如图
商品描述
老坑端砚的识别 作者 蓝湖 老坑端砚作为最优异的砚种,对于书画家或者书画爱好者来说,手上没有一方无疑是个缺憾。 最近有网友跟我说,很想买一方老坑砚,但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老坑端砚价格昂贵,4吋巴掌大的就要一千多,尺寸大的就更不用说了,关键问题自己又不会辨别,担心买到假货,所以萌生了写篇对老坑用简单方法识别的文章,希望对初玩老坑的人有点帮助。 凡出类拔萃的人或物,都是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的,老坑端砚也不例外。为什么从古至今老坑能一直雄霸群砚之首,原因可以概括两点:一是高贵的视觉感受,一是最优异的研墨手感和下发性能。 我说的识别就是用眼睛和手就能做出准确判断。 一.从外观识别 1. 颜色 以紫色为基调的端砚家族,老坑端砚是最好区分的,不同个体的老坑石颜色肯定有色差的,但总体色调是一致的,就是是紫中发黑,也就是黑紫色,有的紫黑偏紫,有的紫黑偏黑。有书中描述老坑是青灰色的,是指未打磨盘玩的原石。老坑需要经常用手或用脸盘玩才出真本色,否则也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老坑端砚无论室内室外,灯光下阳光下,远远看就是一块黑石头,抓住黑这个主要特征。其他坑口要么发红,要么发黄。老坑端砚接触多了,一看颜色就可以辨别了,根本不需要后续手段。有一种说法:好的老坑像坑仔,意思就是好的老坑像坑仔一样红,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扯,有拿坑仔冒充老坑的嫌疑。 有砚友问我,为什么很多老坑图片都是宝蓝色呢,非常漂亮迷人。老坑在某种灯光下某个角度确实能拍出宝蓝色效果,但看实物这种迷人的宝蓝色效果是不存在的,只是在较弱光线下某个角度能感觉到泛着弱弱的蓝色,青色本身就有蓝色成分吧,但绝对不是图片上的那种蓝。想象着图片上那种宝蓝色,看到实物就会失望了。 2. 质感 我在制作老坑端砚过程,有时凿下的石头颗粒类似煤,表面晶亮,晶莹剔透,所以我觉得老坑应为半透明结晶体材质,直接表现在视觉感觉上,我们看老坑的颜色不仅仅是表面的颜色,还可以看到内部,颜色是有层次的,放到水里看更明显。其他坑口都是浮色的,就是看到的颜色就是表层的实际颜色。老坑这种有通透感的黑紫色给人的视觉感觉就是高档高贵。 不看石品和瑕疵部位,老坑质地是均匀一致的,沉着静气,不喧不闹,这也是看着高档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对端砚一无所知,把一方老坑放在一堆其他坑口端砚中,凭直觉你最喜欢那方一定是老坑。 3. 阳光下的锋芒 老坑绢云母含量在所有端砚坑口中是含量最高的,在阳光下某个角度,可看到锋芒密布,在石头表面上浮着一层柔和的细细的光芒。宝物之所以能成为宝物,就是有宝气,所谓宝气,就是自带光芒。 4. 石品和瑕疵辅助识别 a. 金线 金线在其他端砚坑口也可见到,但老坑出现机率更大,老坑金线边缘大多模糊不清,俗称肉金线,软金线,不碍研墨,其他坑口金线边缘清晰,看着直接生硬,看到这样的金线石头就不要去碰了,不但不是老坑,可能连端砚都不是。 b. 冰纹 冰纹目前为止是老坑独有的,冰纹的形态就是雾化的白线,边缘同金线一样,也是模糊不清的。 至于其他石品,如鱼脑冻、蕉白、青花、朱砂斑等其他坑口也有。关于石品,我认为就是石头里的杂质,除了观赏性外,于研墨下发无任何益处,我赞同古人的说法,纯净乃第一石品。 c. 油蜒光 油蜒光目前为止是老坑独有的,类似水中滴汽油扩散开来的样子,被普遍认为是瑕疵,我觉得不算,除了看着不好看外,对研墨下发无任何影响。 d. 五彩丁 五彩丁目前为止是老坑独有的,有红绿相间的,也有白色和其他杂色的,类似花岗岩类坚硬的斑块或条带,手摸有异物感,五彩丁是毫无争议的石暇,极硬,碍墨,可以出现在砚背和砚堂以外其他部位,作为老坑的身份证,如果砚堂上有大面积五彩丁,砚就没用了。 有些石品和瑕疵是老坑独有的,可以作为老坑的辅助辨别方法,但这些石品和瑕疵不是每一块老坑必须有的,你看到一块纯净老坑石肉就认为不是老坑那就走入误区了,你就会错过真正的优质老坑了。 二.从性能识别 老坑端砚之所以能成为自古公认的名器,绝对不会仅仅因为颜值高,必须有着最优异的使用性能。比如剑,迎风断草,削铁如泥,才能成为名剑,比如马,日行一千,夜行八百,才能成为名马。 1. 易清洗 所有砚种中,老坑端砚的表面张力是最大的,不亲水,抚摸感柔软温暖,有抚摸胶皮的感觉,手指摩挲过后会留下一层油膜,滴一滴水则水珠饱满,这就是老坑较其他易清洗的原因。这个可以同其他砚种比较,一目了然。至于有人说老坑一濯即净,也没夸张到那种程度。 2. 研墨手感 用好一点的上墨或者徽墨油烟墨,大概率上,老坑端砚一上手就能体会到那种砚墨相吸的感觉,如果第一次找不到这种感觉,可能砚面不平,也没关系,多磨几次,砚面和墨面吻合后就能感觉到,研墨时有明显舒适的摩擦力,摩擦力均匀一致,不打滑,不跳墨。大部分老坑研墨时还会有一种奇特的感觉,由紧突然放松再紧,但不是打滑的感觉,古装剧有一种步法,走一步退两步,跌宕起伏,缠绵恻隐,欲行又止,欲罢不能,和这种感觉极类似,有一种莫名的快感,令人上瘾。有时我用老坑研墨,不是为了写字,就是想磨,磨完倒掉。如果有一天你找到这种感觉,你对老坑的爱也就欲罢不能了。我手上砚很多,端歙洮都有,不乏极品,但在其他砚种上从未找到这种研磨手感。 3. 下发性能 研墨下发性能才是评判砚好坏的硬指标,下发不行说其他都是扯淡了。关于下发,历来争议很大,我理解的下是一定速度一定时间内墨块磨下来的颗粒数量,发是磨下来的墨颗粒细度。颗粒越小则在水中溶解性越好。好砚的标准就是下墨快,发墨细,下墨快就是磨下来的颗粒多,发墨细就是磨下来的颗粒小,老坑两者兼备,其他砚种只能得其一。只要是下发不行的,看着多像老坑也不是老坑。老坑较其他砚种下发性能优异,但老坑个体之间比较下发也有快慢之别,质地纯净均匀一致的石肉研墨手感和下发性能普遍优于其他,一试便知。至于有人说,用什么砚下发都差不多,这是一种认知力迟钝或没有认知力的人,就没必要买老坑了。 下发细快的结果除了保证墨色优异书写流畅,还省墨,对贵重的老墨好墨,不用老坑研墨会造成很大浪费。 三.老坑石肉和顶底板的区别 简单讲,石肉就是看着质地均匀一致通透的老坑石,顶底板质地浑浊混沌,很容易区分,顶底板就是顶板和底板,是坑洞中覆盖石肉的两层石层,顶底板在石材丰富时是弃石,不会用来制砚,所以没有必要去区分哪种是顶板哪种是底板,知道老坑洞还有这样的石头就行了。后来封坑后也有人用来制砚,比较少,下发性能不如石肉,但也不差于其他石种,只要记住不要用买石肉的价格买顶底板就是了。至于还有说法老坑分五层,除了石肉、顶底板,还有顶肉和底肉,质地浑浊混沌程度介于顶底板和石肉之间,我觉得可以归类到顶底板。我说这一条的意思就是玩老坑要玩石肉,尽量不要碰顶底板,研究对比除外。 总之,识别老坑端砚相对是一件简单的事,一看,二用。想识别端砚杂坑更难,几乎就是一门学问了。 至于书上描述的其他方法,如老坑敲击发木声,是不全面的,只有一部分发木声,一部分泥瓦声,一部分泥瓦声和金声之间,不能作为判断老坑的依据,至于发木声的老坑我也没觉得性能优于不发木声的。其他抚摸如美人肤,呵气成研等等太文艺化了,标准难以界定,还有看石皮,那需要上手多种有石皮的石头,对初玩者是很难把握的。 最近有砚友问我,肇庆端砚协会的鉴定证书权威吗,我回答理论上是权威的,但现在的实际情况,老坑洞封坑已经20多年,在老坑洞摸爬滚打的老师傅和阅老坑无数的老砚师已经越来越少,老坑石的存量也是越来越少,现在端砚协会的专家对老坑石的认知力到底有多深不得而知,从证书里反应出来的信息就是专家目视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关于研墨性能的信息,基本是按图索骥的鉴定方法,近期我就见过把有金线的杂坑鉴定为老坑,把没有任何石品的纯洁无暇纯紫老坑鉴定为坑仔。所以我觉得专家的鉴定结果可以用来参考,想玩明白,自己玩懂才是硬道理。 2021 12 16 咏砚――端老坑 斧柯有佳石 呼做端老坑 抚之如丝如织锦 叩之古瓦古木声 其质浑沉凝云水 蓝光紫气何雍容 端老坑 端老坑 烂柯山下大西洞 佳石已沉西江底 鬼神欲得现愁容 白如初发蕉叶展 青同更五天放晴 浮云何须天上有 冰火霹雳照晴空 端老坑 端老坑 下发为王者 砚坛独称雄 我心惆然兮 西江雾几重 我欲化梦到端州 了我相思紫云情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品相如图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