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丽汉诗文学史论

实拍如图

20 九五品

库存2件

山西忻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强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20

山西华中书庐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强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30443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8页
  • 字数 14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在韩国的古典汉诗史中,高丽时代是其汉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如唐诗之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对于海东汉诗的历史,朝鲜后期的洪万宗(1643-1725)在其《小华诗评》中有一处笼统的概括:“盖东方诗学,始于三国,盛于高丽,而极于我朝。”
  本书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围绕高丽汉诗文学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高丽汉诗文学史分期问题再探讨;制度整备下文学的拓荒——对高丽建国三十年文学的重新审视;文臣世族的形成与高丽汉诗文学的兴盛——以高丽汉诗兴盛原因探讨为中心;武人执政与汉诗文学的发展——论高丽后期汉诗文学的新变以及易世动荡与文学的整合——性理学下的高丽末期汉诗文学。
【作者简介】
  刘强,1975年10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代表作有《韩国华出使高丽及其影响》、《宋时高丽扇、纸、墨输入中国考》、《高丽君臣的文学活动对其汉诗兴盛的影响》等。
【目录】
绪论高丽汉诗文学史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第一章高丽汉诗文学史分期问题再探讨
第一节高丽时代历史分期与文学分期的关系
第二节对前人高丽汉诗文学史分期的再思考
第二章制度整备下文学的拓荒——对高丽建国三十年文学的重新审视
第一节建国三十年汉诗文学独立分期的依据
第二节对建国三十年汉诗文学的再认识
第三章文臣世族的形成与高丽汉诗文学的兴盛——以高丽汉诗兴盛原因探讨为中心
第一节光、景、成三朝改革与文治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文臣世族与文学—以崔氏家族与李氏家族为例
第三节浮靡雕琢与晚唐风——从几位代表诗人的个案研究看高丽中期的整体诗风
第四节高丽汉诗兴盛原因的再探讨——以科举制、君臣唱和及私学对文学的影响为中心
第四章武人执政与汉诗文学的发展——论高丽后期汉诗文学的新变
第一节武臣叛乱原因考述
第二节隐遁与聚会——武人执政对高丽汉诗创作群体的影响
第三节诗歌形式的新探索——以集句诗、宝塔诗、回文诗在高丽中期的出现为中心
第四节宋诗学的输入与诗话在高丽中期的出现
第五章易世动荡与文学的整合——性理学下的高丽末期汉诗文学
第一节武人政权的终结与士大夫阶层的出现
第二节性理学与高丽末期的汉诗文学
第三节文学的整合——兼论唐宋诗风在高丽末期的影响
附录一中国学者韩国古典汉诗文学研究综述
附录二高丽朝世系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