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作曲卷(下)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作曲卷(下)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作曲卷(下)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作曲卷(下)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作曲卷(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作曲卷(下)

13 1.6折 82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佳佳 编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2-427

上书时间2024-05-21

云飞洋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如图后书皮书角处破损,内页干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佳佳 编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5326740
  • 定价 8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作曲卷(下)》的主要内容包括:再论“音乐陈述的结构”——对杨儒怀教授音乐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解读;音乐作品的系统性特征;中国传统音乐的“单个音”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20世纪和声技法概述;音乐分析篇;德彪西管弦乐曲的配器技术分析;两部民乐作品中的表现技法探讨等。
【目录】
理论研究篇
再论“音乐陈述的结构”
——对杨儒怀教授音乐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解读
音乐作品的系统性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的“单个音”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
20世纪和声技法概述

音乐分析篇
德彪西管弦乐曲的配器技术分析
两部民乐作品中的表现技法探讨
衔接传统探求未来
——斯克里亚宾交响诗《普罗米修斯》音乐分析
真情创作必有回馈
——无伴奏小提琴独奏《远方的记忆》创作札记
简约主义不等于简单主义
——约翰·亚当斯歌剧《尼克松在中国》的创作与技法分析
内心的独白真情的表露
——李盖蒂钢琴曲《较自由悲伤哀怨地》(RubatoLamentoso)分析
宗教的灵魂音乐的奉献
——古拜杜丽娜《奉献》的音乐结构与宗教寓意
高为杰钢琴曲《冬雪》分析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的和声手法初探
形神兼养乐画合一
——金湘《国画集——松、竹、梅》和声技法解析
复调套曲结构的逻辑性
——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分析
珀·纽加德“无限序列”技术研究
——以其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作品为例
数列律动之美与理
——高为杰音乐作品中数控节奏之研究
为“声音”寻找“颜色”
——通过拉威尔《波莱罗》来探究“配器”与“作曲”的关系,以及在“东西方”音乐中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斯蒂夫·莱奇《小提琴相位》音乐分析
《4分33秒》研究三章

教学研究篇
“六字”与“三规”
——若干视唱练耳教学策略问题的探讨
母语与视唱练耳
试论音乐记忆力的培养
主科严格对位的教学思考
论单旋律视唱(奏)中的非标记性力度处理方式
总谱读法教学中心理模式的构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如图后书皮书角处破损,内页干净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