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

15 1.9折 78 八五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邹正 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G33

上书时间2024-05-24

书满园书店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扉页有笔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邹正 编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5090585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化学》内容包括学科历史、学科核心知识阐释、教学与评价方法等,它将是一本影响国内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力图从中国近百年教育中吸取营养,以推动高中教育为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做出贡献,具有较强的工具性、资料性。
【作者简介】
 邹正,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有数十篇论文在核心杂志上发表,另有专著多本。现为南京金陵中学校长。
【目录】
第一篇课程史话

第一章追问物质的本原——元素、元素观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元素发现史

第三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第二章走出黑暗的丛林——有机结构理论与有机合成

第一节有机结构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有机合成简史

第三章追求微观世界之奥秘与完美——从原子、分子到晶体结构

第一节原子、分子和晶体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原子、分子学说的核心概念

第三节晶体结构的核心概念

第四章探索化学科学体系的内在规律——化学反应与过程的相关原理

第一节化学反应原理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热力学

第三节电化学

第四节化学反应动力学

第五节溶液

第二篇课程体系

第一章化学学科思想

第二章化学课程建构

第三章化学理论性知识

第四章化学事实性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知识

第五章化学技能性知识

第一节化学实验

第二节化学用语

第三节化学计算

第六章化学策略性知识

第一节观察法

第二节实验法

第三节模型法

第四节类比法

第五节比较法和分类法

第六节归纳法和演绎法

第七节假说法

第七章化学情意类知识

第一节化学史

第二节化学与环境

第三节化学的美

第三篇课程教学

第一章化学教学模式

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

第二节化学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

第二章化学学习策略与策略学习

第一节化学学习活动

第二节化学学习方式

第三节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第三章典型课案

第一节化学概念与理论

第二节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第三节有机化学

第四篇专业发展

第一章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化学教学情境的功能及其创设的原则和策略

第二节元认知理论与化学教学

第三节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

第四节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

第五节化学学习“宏—微—符”三重表征的构建

第六节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

第二章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技能与实践

第一节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核心和重点

第二节“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以生为本:探寻和转化“相异构想”

第四节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第五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试题命制原则初探

第六节考试和试题命制的理论基础

第七节高考化学题编制的一般要求与规则

第三章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含义、内容和策略

第三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第四节中学化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第五篇课程特色

第一章必修部分

第一节萃取实验的绿色化改进

第二节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创新设计

第三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及创新设计

第四节巧制固体氢氧化亚铁

第五节水玻璃阻燃实验的改进

第六节二氧化硫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改进

第七节关于蔗糖脱水演示实验的改进

第八节对NO气体收集装置的探究

第九节苯的溴代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

第十节铝热反应实验的改进

第二章选修部分

第一节金属吸氧腐蚀实验创新

第二节传感技术应用于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研究

第三节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实验创新

第四节乙醇与苯酚中羟基氢活动性比较实验的改进

第三章课外创新实验部分

第一节含碘食盐的家庭定性检验

第二节维生素C的时钟实验

第三节针筒在实验中的妙用

第四节数码拍摄在高中化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篇附录

第一章诺贝尔奖与化学元素的发现

第一节稀有气体元素的发现

第二节氟的发现和单质氟的制取

第三节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发现

第四节重氢同位素的发现

第二章诺贝尔奖与物质的结构

第一节诺贝尔奖与原子的结构

第二节诺贝尔奖与有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章诺贝尔奖与催化作用

第一节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第二节合成氨工业

第三节导电塑料——聚乙炔

第四节烯烃复分解反应

第四章引领现代化学发展的前沿——近五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第一节三十年磨一剑真核生物转录的分子基础——200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述评

第二节抒写化学“表面”文章揭示反应过程实质——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述评

第三节生物光的真谛绿色荧光蛋白——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述评

第四节探索核糖体的奥秘核糖体结构解析——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述评

第五节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工具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述评

第五章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及主要贡献

第六章无机化学反应

第一节碱金属元素

第二节碱土金属元素

第三节硼族元素

第四节碳族元素

第五节氮族元素

第六节氧族元素

第七节卤族元素

第八节过渡元素

第七章有机化学反应

第一节烷烃

第二节烯烃

第三节炔烃

第四节二烯烃

第五节环烷烃

第六节芳香烃

第七节卤代烃

第八节醚

第九节酚

第十节醛和酮

第十一节羧酸及其衍生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扉页有笔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