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目录学史(蓬莱阁典藏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目录学史(蓬莱阁典藏系列)

19 3.9折 49 全新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名达 著;严佐之 导读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2-06-18

寄傲轩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姚名达 著;严佐之 导读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2589098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目录学史》详尽阐述了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概括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图书分类编目理论传人中国以后中国目录学发生的变化。全书贯穿着作者的目录学观点,即认为目录学是“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专门学术。他在《结论篇》中指出,中国古代目录学的特点是重分类而轻编目,强调撰写解题而忽视编制索引。他主张统一分类,编制主题目录,使寻书之法易学易做,目录学成为人人共知的常识。
【作者简介】
      姚名达(1905~1942), 中国目录学家。字达人,号显微。江西兴国县人。1924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受业于梁启超,攻读史学。192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0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兼特约撰述。1932年创办《女子月刊》,开办女子书店,致力于妇女平民教育。后执教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时去后方。1940年任江西中正大学教授,讲授“国史综析“。1942年日军入侵赣东,他在新淦县石口村与敌斗争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姚名达主要著作有:①《目录学》(1934),分原理、历史、方法3编共20章,内容比较系统全面;②《中国目录学史》(1936),为其代表作,全书分叙论、溯源、分类、休质、校雠、史志、宗教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结论诸编,详细论述自古至抗战前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也介绍了西方图书馆编目理论与方法输入中国后的成就(1957年重印时,附王重民后记);③《中国目录学年表》(1940),该书上起秦代,下迄民国,考订排比目录学史事,以补《中国目录学史》按专题分写之不足。 

      严佐之,1949年1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内外知名的古籍整理研究和目录版本学专家。早年先后师从顾廷龙、潘景郑、徐震堮、周子美等前辈大家,学兼众长,旨归会通,具有相当丰富的目录版本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其代表作《古籍版本学概论》、《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被北大等高校古典文献学专业列为研究生考试参考书。
【目录】
      自 序 

  叙论篇 

  目录 

  目录学 

  目录之种类与目录学之范围 

  目录学史之组织 

  溯源篇 

  上古典籍与目录之体制为何如乎? 

  刘向等典校秘书之义例 

  刘向等写定叙录之义例 

  《别录》与《七略》之体制不同 

  刘歆分类编目之义例 

  分类篇 

  分类之原理 

  类之字义 

  事物之分类 

  学术之分类与思想之分类 

  图书分类之始 

  《七略》之分类法 

  类书与目录学 

  五分法之偶现与四分法之代兴 

  《七志》与《七录》 

  《五代史·志》之《经籍志》 

  正统派四部分类法之源流 

  四部分类源流一览表 

  《隋志》以前之专科目录 

  《隋志》以后闯出四部牢笼之十几种分类法 

  对于《隋志》部类之修正与补充 

  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 

  西洋近代分类法之进步 

  杜威《十进法》之接受与修正 

  体质篇 

  目录之体质 

  编目法之演进 

  解题之有无及其派别 

  检字引得之进步 

  目录体式之变态 

  …… 

  校雔篇 

  史志篇 

  宗教目录篇 

  专科目录篇 

  特种目录篇 

  结论篇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