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语言论
  • 艺术语言论
  • 艺术语言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语言论

实物拍摄无笔记无划线

10 1.9折 53 九五品

仅1件

宁夏银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荣启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113

上书时间2024-05-21

遥遥领先书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荣启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18482
  • 定价 5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9页
  • 字数 330千字
【内容简介】
  《艺术语言论》主要探讨广义的艺术语言,即各种艺术体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符号媒介和表现手段。全书分为艺术语言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艺术语言的种类研究两大系列,并以总论篇和分论篇两编的形式分别给予探讨,既从基础理论层面上对艺术语言的起源生成、结构特征、类型与形式、风格与个性等论题进行了深入的综合性阐述;又从类型学视角,通过剖析各门类艺术语言的构成要素、结构形式、审美形态等,彰显出各种艺术语言独特的风貌及本质特性。

  《艺术语言论》采用多学科渗透、融合和多角度考察、透视的综合方法,全方位、多视角地由外及内地审视和分析各种艺术语言,论析中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创作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艺术语言论》集学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能够切实指导各门类艺术的创作和鉴赏实践,帮助读者从艺术语言角度认识各门类艺术的本质特征及独特的审美性,了解艺术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去感受各类艺术的美。
【作者简介】
  李荣启,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美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已出版专著有《文学语言学》《艺术概论》等6部;合著有《生活中的色彩美》《文化国力论》《中国先进文化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学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等十几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100余篇,发表论文论著约300余万字。学术成果曾获得辽宁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届龙文化金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9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共产党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目录】
自序

上编:总论篇

导论

一、艺术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艺术语言研究的意义

三、艺术语言研究的构想

第一章艺术语言的起源与生成

一、先民审美意识的觉醒及艺术的发生

(一)形体动作类艺术的发生

(二)空间造型类艺术的发生

(三)时间语言类艺术的发生

二、艺术语言的生成及心理基础

(一)视觉艺术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艺术语言生成的心理基础

第二章艺术语言的结构与特征

一、艺术语言的结构

(一)材料与形式

(二)技艺与规则

(三)情感与意蕴

二、艺术语言的特征

(一)表象性

(二)暗示性

(三)独创性

(四)多样性

第三章艺术语言的类型与形式

一、艺术语言的类型

(一)艺术的分类

(二)艺术语言的类型

(三)各种艺术语言之问的关系

二、艺术语言的形式

(一)艺术语言的形式要素

(二)艺术语言的形式美

第四章艺术语言的风格与个性

一、艺术语言风格的类型

(一)风格的含义及分类

(二)艺术语言风格的类型

二、艺术语言风格与个性的成因

(一)形成艺术语言风格与个性的主观因素

(二)形成艺术语言风格与个性的客观原因

下编:分论篇

第五章造型艺术语言

一、绘画艺术语言

(一)点·线·面

(二)色彩与色彩的运用

(三)空间与构图

(四)笔墨与笔触

二、雕塑艺术语言

(一)形体与体量

(二)空间与环境

(三)材料与肌理

三、书法艺术语言

(一)笔法

(二)墨法

(三)结体

(四)章法

四、摄影艺术语言

(一)光线与影调

(二)线条与形状

(三)色彩与质地

(四)构图和手法

五、建筑艺术语言

(一)体形与体量

(二)空间与环境

(三)比例与尺度

(四)色彩与质地

第六章表情艺术语言

一、音乐艺术语言

(一)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语言的结构形式

(三)声乐语言的主要特性

二、舞蹈艺术语言

(一)动作语言:舞蹈艺术的核心元素

(二)结构语言:舞蹈内容与形式的契合方式

(三)构图:运动着的画面造型

第七章文学艺术语言

一、文学艺术语言及其构成

(一)文学艺术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学艺术语言的构成要素

二、文学艺术语言的基本类型

(一)叙事性文学艺术语言

(二)抒情性文学艺术语言

(三)影剧性文学艺术语言

三、汉文学艺术语言建构的特点

(一)运用表象义丰富的词复苏语言与感知觉表象的潜在联系

(二)利用词义聚合的不同特性,造成有意味的文学话语

(三)创造语词能指与所指间的“偏离效应”,使其生发出独特的表意功能

(四)“碎片化”的语词组合,拓展文本内在的艺术张力

(五)营造各种特定的语境,使语词获得具体、特殊的涵义

第八章综合艺术语言

一、戏剧与戏曲艺术语言

(一)戏剧——动作的艺术

(二)戏剧动作的构成

(三)戏剧动作的特性

二、影视艺术语言

(一)画面:运动的光电影像

(二)声音:影视语言的要素

(三)蒙太奇:电影的表现方法

三、多媒体艺术语言

(一)多媒体艺术语言的元素

(二)多媒体艺术语言的特性

(三)多媒体艺术语言的运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