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 嫉羨与感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嫉羨与感恩

正版实拍无写画,一版一印

55 8.9折 62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梅兰妮·克莱茵 著;吕煦宗、刘慧卿 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轩郎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梅兰妮·克莱茵 著;吕煦宗、刘慧卿 译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9210816
  • 定价 6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76页
【内容简介】
  《嫉羡与感恩》一书收录了梅兰妮·克莱茵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去世之前的著作,也包括在1963年她去世以后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这些是克莱茵毕生ZUI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
  克莱茵在本书介绍了新的观点:嫉羡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在运作,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强调嫉羡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发现的阴茎嫉羡,但是,克莱茵对于嫉羡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作者简介】
  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1882—1960),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在其意义深远而富于开创性的工作中,她打开了理解婴儿ZUI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这些早期心理历程支配着婴儿的内心活动。她的理论将精神分析关注的重点,从之前的“驱力”转到了“关系”上。她也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ZUI具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 1
第二章 关于焦虑与罪疚感的理论(1948) 27
第三章 关于精神分析结束的标准(1950) 46
第四章 移情的根源(1952) 51
第五章 自我与本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 61
第六章 关于婴儿情感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 65
第七章 婴儿行为观察(1952) 98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游戏技术:其历史与重要性(1955) 127
第九章 论认同(1955) 146
第十章 嫉羡与感恩(1957) 181
第十一章 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1958) 241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及其婴儿期根源(1959) 251
第十三章 对于精神分裂症中的抑郁的论述(1960) 268
第十四章 论心理健康(1960) 272
第十五章 关于〈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 279
第十六章 关于孤独感(1963) 305
短 论 318
附录一 注解 327
附录二 恩斯特·琼斯对梅兰妮·克莱茵作品之前版本的介绍 343
附录三 参考文献 350
附录四 克莱茵生平年表 35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