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 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 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 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 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3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敬琏、俞可平、[美]芮效俭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1-1

上书时间2024-05-25

和平书社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敬琏、俞可平、[美]芮效俭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1506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3页
  • 字数 1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201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为了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特邀请了中外专家17人,就中国未来30年这个话题进行了笔谈,并于2011年初出版《中国未来30年》一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除了出版英文版以外,日本、韩国等国多家出版社购买了版权,国内许多省市列为干部必读书目。 中国的改革开放,可谓是披荆斩棘,波澜壮阔,也是道路坎坷,暗涌不断。虽然在充满怀疑的眼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面对未来,仍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这也许是大家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国未来的原因。
  在彷徨之中,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达成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共识,但改革的道路到底怎么走?政治体制如何改革?经济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改革的路径到底如何?都是摆在这一届政府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为此,中央编译局科研处选录了国内外20位著名专家学者的论述,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出谋划策,出版了这本《改革共识与众位未来》,或许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这些学者有吴敬琏、俞可平、高尚全、樊纲、李稻葵,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新加坡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等,都是国内外一流的学者,他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相信也一定能对社会各界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改革》、《比较》、《洪范评论》杂志主编;复旦大学著名校友、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1984~1992年,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俞可平,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名誉博士,哲学和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凯风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经典作家基本观点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

  芮效俭(J. Stapleton Roy),美国外交家,1991年至1995年间任美国驻华大使。现任基辛格咨询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 Inc.)的副主席和霍普金斯-南京咨询委员会(Hopkins-Nanjing Advisory Council)的副主席。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南风窗》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

  郑永年,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国政策丛书”(China Policy Series)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World Scientific)“当代中国研究丛书”(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编。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兴趣或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国际和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转型和社会正义;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比较中央地方关系;中国政治。
【目录】
王长江:深化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赵 晓:下一步改革关键词:全领域新改革
高尚全:强调“中国模式”可能误导改革
孙立平:也谈改革共识
吴敬琏: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樊纲:还要多少年才能抵达河对岸
李稻葵: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改革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政治改革
芮效俭:代际更替、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政治改革
迟福林:改革的新形势与顶层设计
陈家刚:政治体制改革迫切需要顶层设计
郑永年:中国政治改革的理想路径
王贵秀:冲破极左阻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沈宝祥:弊端与良方:论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李步云:法的人本主义
郭道晖:中国法治发展:虽有缺憾但奋力向前
江 平:中国法治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徐昕:司法改革:渐进中积累量变
竹立家:意识形态如何引领结构性改革方向——关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思考
贝淡宁:儒教与政治文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