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第二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第二版)

全新正版未拆封

50.92 6.4折 79.8 全新

仅1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艳萍;张党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0-29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艳萍;张党权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6
  • 版次 2
  • ISBN 9787030755063
  • 定价 7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555.000千字
【内容简介】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第二版)》由绪论、野生植物资源概况、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粮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果蔬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香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能源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工业原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植物源新食品原料开发与利用等内容构成。第一章对野生植物资源概况进行总体介绍,第二至九章按照野生植物原料的主要用途分述,涵盖各类野生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功效,原料采收与贮藏,常见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质量评价,以及几种重要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途径等方面。除绪论外,各章还设置了独立的“思政园地”模块。《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第二版)》内容丰富、论述严谨、体系完整,集科学性、理论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主要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能够反映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利于培养学生从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综合能力。
【目录】
目录前言绪论 1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一、生态功能 1二、物质功能 2三、文化功能 3四、国家战略功能 3第二节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 3一、历史背景 3二、发展现状 3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5一、主要问题 5二、对策 5第四节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基本内容 6一、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 6二、野生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的研究 6三、野生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7四、野生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 7五、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7六、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7第一章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8第一节 野生油脂植物资源概况 8一、野生油脂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8二、我国主要野生油脂植物资源 9第二节 野生粮食植物资源概况 13一、野生粮食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13二、我国主要野生粮食植物资源 14第三节 野生果蔬植物资源概况 17一、野生果蔬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17二、我国主要野生果蔬植物资源 19第四节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22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22二、我国主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24第五节 野生香料植物资源概况 27一、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27二、我国主要野生香料植物资源 28第六节 野生能源植物资源概况 31一、野生能源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 32二、我国主要野生能源植物资源 33第七节 野生工业原料植物资源概况 36一、野生工业原料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36二、我国主要野生工业原料植物资源38第八节 新食品原料类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42一、新食品原料类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42二、我国主要新食品原料类野生植物资源 42第二章 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44第一节 油脂植物的脂肪酸组分与功效 44一、按机体需要的程度分类 45二、按碳链的长短分类 45三、按双键的数量分类 46第二节 油脂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46一、采收 46二、贮藏 47第三节 油脂加工 48一、原料预处理 48二、油脂分离 56三、油脂精制 62四、油脂质量评价 67第四节 我国重要野生油脂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68一、核桃 68二、油茶 69三、元宝枫 69四、文冠果 70五、长柄扁桃 70六、山桐子 71七、油桐 71第三章 野生粮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74第一节 野生粮食植物资源的化学成分与功效 74一、碳水化合物 75二、蛋白质 76三、其他成分 76第二节 野生粮食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76一、采收 76二、贮藏 78第三节 野生粮食植物资源的加工 80一、淀粉加工 80二、蛋白质加工 85三、制糖 88四、白酒酿造 90第四节 我国重要野生粮食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93一、板栗 94二、山药 94三、杏仁 95四、枣 96五、柿 97六、青稞 98第四章 野生果蔬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100第一节 野生果蔬植物资源的化学成分与功效 100一、碳水化合物 100二、维生素 100三、挥发性物质 101四、矿物质 101五、蛋白质 101六、脂类 102七、其他成分 102第二节 野生果蔬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102一、采收 102二、贮藏 104第三节 野生果蔬植物资源的加工 106一、原料预处理 106二、果蔬干制 109三、果蔬粉加工 116四、果蔬罐藏 120五、果蔬糖制 125六、果蔬腌制 130七、果酒酿造 133八、果蔬制汁和饮料加工 138九、果蔬速冻产品的加工 144第四节 我国重要野生果蔬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148一、果品类 148二、蔬菜类 151第五章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155第一节 野生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功效 155一、糖和糖苷 155二、醌类 155三、苯丙素类 156四、黄酮类 156五、鞣质 156六、萜类 156七、挥发油类 157八、甾体类 157九、皂苷类 157十、生物碱 157十一、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 158十二、其他成分 158第二节 野生药用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158一、采收 158二、贮藏 160第三节 野生药用植物产地初加工与炮制 161一、野生药用植物产地初加工 161二、野生药用植物炮制 162第四节 野生药用植物化学成分提取与纯化 164一、野生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164二、野生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166三、野生药用植物重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168第五节 野生药用植物成分复配技术 173一、药物配伍 173二、方剂组成与变化 174三、常见药物组方实例——安宫牛黄丸 175第六节 我国重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176一、杜仲 176二、金银花 177三、五味子 177四、鸡血藤 178第六章 野生香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180第一节 植物香料的化学组成与功效 180一、萜类化合物 180二、芳香族化合物 181三、脂肪族化合物 181四、含氮含硫类化合物 181第二节 野生香料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182一、采收 182二、贮藏 184第三节 植物香料的加工 184一、精油制备 185二、纯露加工 191三、浸膏制备 192四、食品调料制备 194第四节 我国重要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00一、花椒 200二、肉桂 201三、迷迭香 201四、薰衣草 202五、玫瑰 202第七章 野生能源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205第一节 野生能源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功效 205一、甘油三酯 205二、可溶性糖 205三、淀粉 206四、纤维素类 206五、烃、烯类化合物 206第二节 野生能源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207一、采收 207二、贮藏 208第三节 野生能源植物的加工 209一、生物柴油的制备 209二、生物乙醇的制备 212三、固体燃料颗粒的制备 216四、生物质汽化发电 218五、生物油燃烧发电 220六、生物质汽化制氢 222七、生物油水蒸气重整制氢 223第四节 我国重要野生能源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24一、黄连木 224二、芒草 225三、木薯 226四、甜菜 226第八章 野生工业原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228第一节 野生鞣料植物 228一、植物鞣质的化学组成与功效 228二、野生鞣料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229三、栲胶的加工 231四、我国重要野生鞣料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35第二节 野生纤维植物 237一、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与功效 237二、野生纤维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239三、植物纤维的加工 240四、我国重要野生纤维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48第三节 野生色素植物 250一、植物色素的化学组成与功效 250二、野生色素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252三、植物色素的加工 253四、我国重要野生色素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55第四节 野生树脂植物 258一、植物树脂的化学组成与功效 258二、树脂的采收与贮藏 259三、植物树脂的加工 264四、我国重要野生树脂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72第五节 野生树胶植物 274一、树胶的化学组成和功效 274二、树胶的采收和贮藏 275三、树胶的加工 276四、我国重要野生树胶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80第六节 野生昆虫寄主植物 283一、昆虫寄主植物的化学组成与功效 283二、昆虫寄主植物的采收与贮藏 284三、昆虫寄主植物的加工 285四、我国重要野生昆虫寄主植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289第九章 植物源新食品原料开发与利用 293第一节 植物源新食品原料概况 293第二节 植物源新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与功效 294一、植物原料类 294二、植物提取物类 298第三节 植物源新食品原料的加工利用案例 302一、牡丹籽油 302二、叶黄素酯 304三、菊粉 307四、辣木叶 310第四节 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评价与申报策略 312一、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312二、新食品原料申报策略及流程 313主要参考文献 31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