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系疾病免疫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消化系疾病免疫学

50 7.5折 67 九五品

仅1件

内蒙古赤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伟岸、余保平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2-12

八吨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伟岸、余保平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08
  • 版次 1
  • ISBN 9787030083135
  • 定价 6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32页
  • 字数 9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消化系疾病免疫学》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介绍消化系疾病相关免疫学的专著。全书共分29章,包括胃肠道、肝脏、胰腺的免疫学基础和临床,以及消化系肿瘤的免疫学诊断、治疗新进展,并对目前消化系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如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等相关疾病的免疫学机制、诊断和治疗作了较详尽的论述;此外,对国外近来较为关注而国内参考书很少提及的显微镜下结肠炎等也作了介绍,一些章节还对目前临床科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全书内容丰富,资料较新,收集参考文献较全。

  《消化系疾病免疫学》可供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临床医生及有关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消化等科医生继续教育的辅助读物。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与消化道免疫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一、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

三、免疫分子

第二节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

一、肠壁集合淋巴结

二、肠黏膜中的淋巴细胞

三、肠黏膜中的其他免疫细胞或免疫相关细胞

四、肠道黏膜淋巴细胞的来源与发育

五、肠腔内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节 肠道黏膜免疫的效应及其功能特点

一、胃肠道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二、特异性免疫

三、肠道黏膜免疫的功能特点

第四节 消化系统免疫的调节

一、黏膜IgA产生的调节

二、胃肠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网络调节

第五节 经消化道免疫与口服耐受

一、经消化道免疫

二、口服耐受

第六节 胃肠运动与免疫调节

一、正常胃肠运动功能的意义

二、免疫因素对肠胃运动的影响

三、免疫因素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四、胃肠运动对免疫的影响

第二章 肝脏的免疫学基础

第一节 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免疫学功能

一、肝窦内皮细胞

二、库普弗细胞

三、储脂细胞

四、肝脏NK细胞

五、T细胞

六、B细胞

七、树突状细胞

八、肥大细胞

第二节 细胞因子与肝脏

一、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形成

二、细胞因子与肝移植后排异反应

三、细胞因子与肝细胞炎症和坏死

第三节 黏附分子与肝脏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二、整合素家族

三、选择素家族

第四节 肝脏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一、肝脏实质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二、肝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免疫调节作用

三、肝脏对黏膜免疫系统的调控

第三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学基础和临床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和抗原结构

一、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

二、空泡毒素和毒素相关蛋白

三、cagA致病岛

四、尿素酶

五、脂多糖和Lewis抗原

六、其他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机体的免疫应答

一、胃肠道免疫系统对细菌感染的一些特征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机体免疫反应特征和意义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局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一、胃溃疡

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肿瘤

一、胃癌

二、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第六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肠外表现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二、功能性血管病

三、皮肤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其他疾病

第七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测和免疫学防治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学防治

第八节 幽门螺杆菌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

附: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及评价

第四章 幽门螺杆菌疫苗研制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疫苗发展背景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现状

一、幽门螺杆菌死菌疫苗

二、幽门螺杆菌组分疫苗

三、幽门螺杆菌活菌苗

四、幽门螺杆菌DNA疫苗

五、其他类型幽门螺杆菌疫苗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一、动物模型

二、疫苗的潜在危险

三、预防性疫苗与治疗性疫苗

第五章 口服耐受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一般机制

第二节 胃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与口服耐受形成

一、肠道的免疫调节

二、肠道免疫调节丧失的结局

第三节 口服耐受性的调节

一、口服耐受的维持

二、诱发口服耐受的抗原剂量

三、遗传对口服耐受形成的影响

四、年龄及正常黏膜微生物群对口服耐受的影响

五、网状内皮系统的活化和口服耐受的形成

第四节 口服耐受疗法的应用

一、动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二、口服耐受和人类疾病的关系

第六章 胃肠过敏性疾病

第一节 一般概念

一、食物异常反应

二、食物不耐受

三、食物中毒

四、药理样食物反应

五、代谢性食物反应

六、假性食物过敏

七、食物过敏

第二节 过敏性胃肠炎

一、食物过敏原

二、发病机制

三、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预防和治疗

第三节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

第七章 乳糜泻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病理学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后及并发症

……

第二十九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消化道损害

中文索引

外文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