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

35 9.2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狄金华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书友kw1157064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狄金华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5068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8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户策略(1980-2009)》作者狄金华选择了华中乡镇从事个案研究,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搜集了丰富的资料。
  在此基础上,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典型乡镇所面临的国家公共规则与地方性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给乡镇治理所带来的困境。
  作者通过翔实的案例资料解释“简约治理”理论的不足,提出了更能有效解释乡镇治理现实的“复合治理”概念,用以概括乡镇治理的实践形态。
  作者展示了扎实的田野调查能力和驾驭田野资料的功底,显示出独到的与现有文献进行对话、并运用经验研究提炼乡镇治理理论的水平。研究结论具有原创性,深化了对乡镇治理复杂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狄金华,湖北当阳人,1982年10月出生,社会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暨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与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引子:乡镇干部的“理”与“钉子户”的“理”
一、自治抑或官治:治理主体视角下的乡村秩序
二、复合治理: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新解释
三、地域空间的“华中”:区位与属性
四、走在乡土上:田野与方法
五、文本的结构:表述框架与研究主题

第二章 乡村治理的大舞台:乡域的生活世界
一、河镇的空间与空间中的河镇
二、河镇的社会与社会中的河镇
三、河镇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河镇
四、是国家的历史还是乡村的故事?

第三章 地方性规范与乡村社会秩序的生产
一、默会的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地方性规范
二、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村庄权威
三、道义、地方性规范与公共规则的角逐:一个古怪“当家人”的实践
四、地方性规范实践与乡村社会治理

第四章 普法实践与公共规则下乡
一、河镇中的法律:法律下乡三十年
二、法律下乡与治理嬗变
三、法律规则的移植:从送法下乡到迎法下乡
四、法治的变迁与逻辑嬗变

第五章 治理转型、规则变迁与积极治理困境
一、代理制与税费改革前的公共物品供给
二、协议制与税费改革后的公共物品供给
三、合作的困境:从“钉子户”困境到“有组织的无序”
四、规则变迁、制度激励与合作困境

第六章 规则多元、策略行为与消极治理困境
一、 生活实践中的村庄纠纷
二、情理与法律:家庭内部纠纷调解的规则博弈
三、情理、暴力与法律:家户间纠纷的调解规则与情境博弈
四、生存伦理与政治话语:农户与集体纠纷的规则博弈
五、规范体系混乱与纠纷调解困境

第七章 情境建构、合法性表达与消极治理困境
一、上访的事由及其分类
二、寻求组织庇护:农民上访的诉求表达
三、情境构建与话语表达:农民上访的策略表达
四、政治正确与现实选择:话语混乱背后的上访治理困境

第八章 结语:复合治理、社会主义国家与治理转型
一、情境建构与规则选用:对农户行为的再认识
二、复合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
三、复合治理的困境:话语/规则混乱、治权丧失与
合法性消解
四、乡村治理中的国家基础权力
五、社会主义国家与治理转型:一个刚刚开启的话题

参考文献
中外译名对照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