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下册)
  •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下册)
  •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下册)
  •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下册)
  •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下册)

近全新

560 九品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学诚 著;王智群、谢荣娥、王彩琴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3-17

小郵的小書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华学诚 著;王智群、谢荣娥、王彩琴 编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49077
  • 定价 14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02页
  • 字数 1000千字
【内容简介】
就宏观上讲,方言在我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义点:第一,主意到语言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地域上的转移。第二,提出了当时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第三,提出了(转语)的概念。第四,在收集方言词语方面采用了口头调查的方法。所在这些,在当时世界上无颖也是居於领先地位的。在古希腊,学者们注意到古希腊四种方言的语言分歧;古印度学者婆罗流支编写普拉克利特阐术,封於当时印度方言的语法现象有所描述,但是他们封於方言词汇方面的差别都很少涉及到。就这个意义讲,扬雄方言在同时代的著作裹面是首屈一指的。如果把眼光放到中世纪的阿拉伯,则更突出方言的意义。中世纪的阿拉伯是以词典编纂见称的,他们编纂了各种见都印部落语言的词典,但是他们封於词的历史以及词的地域分布却很少谕述,而扬雄的方言在好几个世纪以前就成功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目录】


前言

凡例

方言序

刻方言序

跋李刻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二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三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四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五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六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七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八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九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十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十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十二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认第十三

附录一 方言地理名词释

附录二 戴疏刘歆、扬雄往返书

附录三 汉书扬雄傅(节选)

附录四 晋书郭璞傅(节选)

附录五 本书主要参考引用文献目录

附录六 历代方言及其注家研究文献目录

附录七 历代方言及郭注研究文选

后记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