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听者的华兹华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作为听者的华兹华斯

50 8.5折 59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玉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0-21

书友kw3295793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玉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93881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8页
  • 字数 320千字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在我们的时代里,众多因素正以一股合力钝化着心智的鉴赏力,使心灵不能发挥任何主动性,乃至退化到一种蛮荒的愚钝状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表达了他的焦虑,并始终致力于提高人们心灵的灵敏度。他认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人们的感觉,带来新的感觉体验,使人们的感觉更加健全、纯洁、完善。” 

  《作为听者的华兹华斯》即探索倾听这一感知方式。在许多诗作中,华兹华斯邀请我们停下来、静静聆听,或者,请悄悄走过。这是诗人对路人/读者提出的请求,考验着我们的感悟力。在18世纪“视觉专制”的背景下,人们将表面误认为本质,诗人则通过倾听感知到超逸于形象的崇高内涵。当他从唯理性思潮引发的危机中复元,他逐渐学会聆听那“沉静而永在的人性悲曲”,体现了英国浪漫主义传统中的同情思想。“无声中的倾听”则呈现出诗人在经验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艰难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维多利亚时期成为“听诊的时代”。“听诊”从医学发明演化为对时代的诊断。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关注倾听这一感知范式,在“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世界里,坚定地恪守着“我们始终相信我们所听到的”。 

  书后附有华兹华斯长诗《安家格拉斯米尔》的全诗译文。
【作者简介】
  朱玉,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耶鲁大学英语系富布赖特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生,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思想传统、现当代英语诗歌、创意写作等。近年来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作家》《译诗》等期刊发表论文、译文多篇,代表作有《自我与忘我:英国浪漫主义传统中的同情思想》《“如果一行不能音乐般展开”:希尼诗歌创作思想管窥》等。
【目录】
序言:四月的格拉斯米尔 

第一章作为听者的华兹华斯 

1. 作为听者的诗人 

2. “灵魂忘掉感觉的对象,/ 却记住感觉方式本身” 

3. “倾听的责任” 

第二章“和声的力量使目光平静”:华兹华斯与18世纪 

“视觉的专制” 

1. “视觉的专制” 

2. “和声的力量使目光平静” 

第三章“那沉静而永在的人性悲曲”: 

英国浪漫主义传统中的同情思想 

1. 自我与忘我 

2. 倾听与共鸣 

第四章“远居内陆……却听到强大的水声”: 

倾听能力的演化与诗人心灵的成长 

1. 《序曲》之序曲 

2. 一组童年游戏片段中的倾听活动 

3. 写诗即倾听 

第五章“我将海螺托向耳边”:责任始于倾听 

1. 倾听海贝:音乐与空间 

2. 歌赋与苦难 

3. 荒漠中的倾听 

第六章“当他在无声中/倾听”: “温德米尔少年” 

片段中的倾听行为 

1. 片段的基本含义 

2. “无声的旋律更加美妙”: 无声中的倾听与浪漫主义想象 

3. 喧声与无声 

结语倾听:一种敏感性的形成 

附录 

I. 安家格拉斯米尔 

II. 致无声 (英文) 

引用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