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26 6.8折 38 八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云才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61

上书时间2024-03-20

辛魏小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云才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03016923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374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面回顾和展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乡村景观资源与旅游吸引物体系、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规划技术路线、游憩活动与产品策划、景观意象与形象规划、旅游区空间规划等基本问题,以农业旅游园区、DIY活动中心、乡村俱乐部、博物馆、田园公园、民俗度假村、古村落与传统村落、营地、景观意境体验9个主题旅游产品为典型,重点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以有效控制容量、设施、社区参与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以北京市郊区休闲产业发展为例,揭示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内在过程与特征。本书是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的深刻提炼,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实例相结合、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经验相结合四大特点。
  本书可为从事乡村旅游管理、乡村旅游规划和设计的领导、工作人员、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王云才,男,1967年11月,陕西勉县人,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研究生导师,重点进行景观生态规划、旅游规划设计的研究,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研究项目一项。重点参与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面上项目5项,公开出版《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等著作4部,在《地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和重点参与20多项规划设计实践。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乡村旅游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乡村旅游的界定
第二节乡村旅游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
第四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与体系
第五节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新趋势与新模式
第二章乡村景观资源与旅游吸引物体系
第一节乡村景观资源与乡村意境
第二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乡村旅游吸引物体系
第三章乡村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
第一节乡村旅游市场调查
第二节乡村旅游市场预测
第四章乡村旅游规划的技术路线
第一节规划准备与启动
第二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诊断
第三节开发目标与前景确定
第四节规划行动方案与行动
第五节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六节规划评估与完善
第五章乡村游憩活动与旅游产品策划
第一节乡村景观环境及其特点
第二节乡村游憩活动特点与游憩活动组合
第三节乡村旅游产品
第六章乡村景观意象与旅游形象规划
第一节乡村景观意象
第二节景观意象与旅游形象耦合特征
第三节乡村旅游形象规划
第七章乡村旅游区空间规划
第一节规划范围、原则与依据
第二节乡村旅游景区空间规划
第八章乡村旅游主题产品规划设计
第一节农业旅游园区规划
第二节乡村DIY活动中心
第三节乡村俱乐部
第四节乡村博物馆
第五节乡村田园公园
第六节民俗度假区
第七节古村落与传统村落旅游规划
第八节乡村营地规划
第九节乡村景观意境体验规划
第九章乡村旅游容量规划
第一节旅游容量规划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旅游容量规划的理论流派
第三节旅游生态容量
第四节旅游空间容量
第五节旅游心理容量
第六节旅游设施容量
第十章乡村旅游设施规划
第一节乡村旅游设施规划原则
第二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节乡村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十一章乡村旅游管理
第一节乡村旅游投资与管理
第二节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
第十二章北京市郊区休闲产业发展
第一节北京郊区休闲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北京郊区休闲产业发展目标与布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