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或所有问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个或所有问题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45.1 6.5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汀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5895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9787108075895

上书时间2024-12-04

汉唐图书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引论:问题的问题就变成哲学问题

 

1 入手问题

 

2 认识者视域

 

3 知识和信仰的循环

 

4 知识论的最后努力

 

5 反思性和未成性

 

6 创造者视域

 

7 事物与事实

 

8 最大的与最重要的

 

9 名词思维与动词思维

 

10 哲学语法和动词逻辑

 

11 人类的先定不和谐

 

12 元性质

 

13 无立场

 

14 反客为主的创造物

 

15 历史性和未来性

 

16 还原论、整体论和循环论

 

17 自反性与自明性

 

18 小写的创造者

 

19 结尾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免费在线读】 

一本作为草稿的书

 

 

 

本书写于1996年,出版于1998年,是20多年前的旧作。在90年代中后期,我似乎找到了讨论哲学的另一个维度或问题线索。那些问题的提出有着青年的莽撞粗鲁,论述方式更加莽撞粗鲁,泥沙俱下地包含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表述,但在探路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却是有意义的,蕴含了我在形而上学研究上的原始思路。出版之后不久,我就已经意识到了这本书的野蛮状态,显然需要修正。此次修改,要感谢三联书店的冯金红女士,她认为一个去伪存真的修改版是有意义的,因此我对这本旧书做了狠狠的修正。

 

原作的论证尽管野蛮粗糙,但其主要论题一直有效而且依然是新问题。书中也讨论了一些今天哲学已经很少涉及的非常老问题,虽然今天的哲学不再讨论那些观念,但那些观念其实老而不废,已经变成决不退场的思想定式,这是更顽固的在场,比时尚观念更具当代性。本书的核心观点一直延续在我后来的形而上学研究中,包括《第一哲学的支点》以及若干论文。这本书实质上是草稿,严格说来,哲学思想始终只能是草稿,否则就会像数学或科学那样能够获得某些真正的进展了。似乎也不能说,哲学一直都没有进展,毕竟两千年来发展了许多理论,但奇怪的是,哲学的进展似乎是在“原地进步”,似乎进步了,但仍然在原地。这算是对哲学的“草稿性”的一个辩护。维特根斯坦在他的草稿《字条集》里提出过一个充满疑惑的反思性问题:如果哲学至今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进展而只是在不断思考,算不算是一种进展?他解释说,就像一直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止痒药,于是我们就只好一直挠痒,挠了又挠,那么挠痒算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吗?

 

我的学生孙飞看过此书旧版,他告诉我其中有不少章节是相当的“激进”。这是客气的说法,我想他的真实意思是指书里有许多胡说,确实如此。孙飞的批评很重要,他比我写作此书的年龄要小上几岁,相当于一个年轻人读了另一个年轻人的书,并且穿越地给出了一种“同时代”的批评。所以我大刀阔斧地删掉了50%的篇幅,或许更多些,删掉了许多胡说,还有废话,以及不清不楚或夸大其词的表述,还有尽可能地删掉了祈使句——后来我的思想有所提高,认识到了祈使句在思想中没有合法性或至少是多余,无非相当于艾耶尔说的“感叹词”,还删除了一些与特定时代语境相关而时过境迁的情感偏见。这本修改版基本上保留了原初思路,也增加了不少新认识,成为一本既旧又新的书,相当于一本自己迭代进化的书,但依然保留了草稿风格,我贪图在草稿里可以肆无忌惮地自由思想。思维如果失去原始性,即使更为“正确”,也面目可憎。

 

这本书的核心观念,也是我此后一直试图深化的观念,主要是创造者视域和动词哲学,这是传统哲学因文化或历史原因而错过的重要问题。很久以来,创造者和创世论的问题“法定地”归属于神学,人的思想身份被设定为认识者,而认识者的视域落在了“名词哲学”上,研究如何知道“什么是什么”。追踪名词的视力看见了静态事物,但对于动态行为就视线模糊了。名词无法说明动词,而人类行为及其创作困境都是动词造成的,名词思维不足以穿透甚至错过了人类的存在何以存在的存在论问题。人类以“创制行为”(facio;作)为自己的存在创造了秩序、观念、价值和历史,创造了人类特有的历史性和未来性存在方式,同时也制造了互相矛盾或自相矛盾的生活事实,而其中所有难题都根源于创造秩序和价值的基本方法,如果加以反思就会发现在那里存在着超出知识论的不属于神学而属于人类的“创世论”问题。

 

假如知识能够解释所有问题,我们就终将看到作为最终答案的所有真理,所有问题就消失了,可是事实相反,难题和困惑层出不穷,人类建构的秩序或观念都包含着知识无法解释的创造性选择。为什么和凭什么创制如此这般的秩序?合理性何在?价值或意义何在?这种问题没有知识的答案,并非因为知识不够,而是在那里没有知识可用了。反思形成了思想的自反性或自相关,思考的不再是外在事物而是思想本身,思想再无借口,必须给出自身的理由。创造即本源,因此,作为创世论的存在论,或作为存在论的创世论,更准确地说,存在论与创世论合一而成为创世存在论,就是关于本源的研究,其中试图解释人类文明如此这般存在的困惑和理由。人类作为创造者,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于是,可能世界从逻辑概念变成了如何为存在建立秩序的创世存在论问题。自然没有指定人类必然和必须产生如此这般的文明,历史性的文明创制并非基于必然的真理,而是基于对可能性的选择和设计,所以说,本源始于创制,或者,创制即本源,因此,把可能性创制为现实性就是一个存在论的本源问题。人类能力非常有限,不是占有必然性的绝对创造者,因此无法完全控制可能性,几乎无法避免存在论上的悲剧命运,即创造导致失控,或者,创造者反过来被创造物所支配,所以人类活在与自己创建的秩序的博弈中,所以人类的创世论不是神学,而是以自身存在为赌注的创世论,因此,人类的存在论问题与永恒完满不变的存在概念无关,始终未离“幸存”的概念。

 

如果存在论与创世论分属两种叙事,就无法解释人类存在方式的本源。传统形而上学讨论了万物本源,纯属概念或语言游戏,不仅查无实据,也无法说明人类创造的秩序、价值和历史。在此我相信霍金的说法,物理学才是真正的万物理论,哲学在万物理论上白费心思了。神学以创世论的叙事想象了上帝的创世,属于文学,而且也与人类的创造问题无关。只有在人类自己创造的世界以及自己制造的困境里,存在论与创世论得以合一而成为同一个问题,存在论和创世论的坐标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本源叙事,所有的相关者都在场,即创造者、创造的行动和创造物同时在场,这个本源故事无所遗漏。

 

在这本书初版的数年后,大概是2000前后,我忽然而必然地意识到,周易的“系辞”里早已提出了“作”的问题,尽管古人的问题意识不很清楚,似有似无,但不妨将其追认为关于创造者问题的最早意识。有趣的是,之前读过多遍“系辞”而居然视而不见,由此想起维特根斯坦说过,人只能看懂自己想过的问题。周易点出了“作”的本源性,但没有发展为哲学理论,而这正是我试图做的事情。

 

 

 

赵汀阳

 

2022年7月

 

 



 
 
 
 

商品简介

赵汀阳的原创哲学作品,提出“创世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论断,其核心观念,是创造者视域和动词哲学,这是传统哲学因文化或历史原因而错过的重要问题。很久以来,创造者和创世论的问题“法定地”归属于神学,人的思想身份被设定为认识者,而认识者的视域落在了“名词哲学”上,研究如何知道“什么是什么”。追踪名词的视力看见了静态事物,但对于动态行为就视线模糊了。名词无法说明动词,而人类行为及其创作困境都是动词造成的,名词思维不足以穿透甚至错过了人类的存在何以存在的存在论问题。

 

人类作为创造者,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于是,可能世界从逻辑概念变成了如何为存在建立秩序的创世存在论问题。自然没有指定人类必然和必须产生如此这般的文明,历史性的文明创制并非基于必然的真理,而是基于对可能性的选择和设计,所以说,本源始于创制,或者,创制即本源,因此,把可能性创制为现实性就是一个存在论的本源问题。



作者简介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第一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历史·山水·渔樵》(2019)等。2023年三联书店将陆续出版“赵汀阳集”。

目录
修订版前言 一本作为草稿的书

引论:问题的问题就变成哲学问题
1 入手问题
2 认识者视域
3 知识和信仰的循环
4 知识论的最后努力
5 反思性和未成性
6 创造者视域
7 事物与事实
8 优选的与最重要的
9 名词思维与动词思维
10 哲学语法和动词逻辑
11 人类的先定不和谐
12 元性质
13 无立场
14 反客为主的创造物
15 历史性和未来性
16 还原论、整体论和循环论
17 自反性与自明性
18 小写的创造者
19 结尾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内容摘要
赵汀阳的原创哲学作品,提出“创世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论断,其核心观念,是创造者视域和动词哲学,这是传统哲学因文化或历史原因而错过的重要问题。很久以来,创造者和创世论的问题“法定地”归属于神学,人的思想身份被设定为认识者,而认识者的视域落在了“名词哲学”上,研究如何知道“什么是什么”。追踪名词的视力看见了静态事物,但对于动态行为就视线模糊了。名词无法说明动词,而人类行为及其创作困境都是动词造成的,名词思维不足以穿透甚至错过了人类的存在何以存在的存在论问题。
人类作为创造者,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于是,可能世界从逻辑概念变成了如何为存在建立秩序的创世存在论问题。自然没有指定人类必然和必须产生如此这般的文明,历史性的文明创制并非基于必然的真理,而是基于对可能性的选择和设计,所以说,本源始于创制,或者,创制即本源,因此,把可能性创制为现实性就是一个存在论的本源问题。

主编推荐
需要哲学反思的都是文明的基本问题,都是生死存亡的事情,而决不是出于纯粹好奇而究根问底地追问万物的起源或目的——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哲学的童心理解。纯粹好奇的追问是童话般的话题,其成熟的追问产生了科学(而不是哲学)。
哲学起源于思想对人的存在方式或思想方式的反身困惑,不可思议的命运、无法回避的苦难、一筹莫展的悖论和难以解决的矛盾才是哲学必须面对的。哲学反思困难和苦难,不研究快乐和幸福,除非快乐变成了灾难。
——赵汀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