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说“哲”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师说“哲”语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26.7 4.6折 58 全新

库存25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师帅朋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ISBN9787569529098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4178651

上书时间2024-05-21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绪论 兼谈青年学生要树立的人生信仰(节选)

 

大学是青年学生人生中的重要一站,也是青年人塑造自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任时光飞逝,大学会永远成为生命中值得怀念的一段美好经历,那里留下了一个人美好的青葱岁月,也将建立起至真的难忘情谊。

 

 大学学习注重全面发展和个人综合素质,考试不再成为唯一,多元思想、多元价值构成的社会价值坐标开始震荡,如该不该恋爱,该不该考研,如何协调学生工作与个人学习,等等。看看大学生辩论赛的辩题,我们便能明白,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空气更加自由,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更加多元,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我到底要什么?研究生可读可不读,是个选择题;毕业后工作,更是一道多选题。由于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个人能力等因素似乎也无法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这很容易让一个人失掉目标,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前进,不知道为什么奋斗。

 

 如果没有从思想上让自己清醒,如果没有一套能够让自己信服并努力为之奋斗的信念支撑,个人的奋斗便难以持久。三分钟的热度频频出现,而持久的热情总是难得一见。纵览人的一生,前20年为了上大学,大学毕业为了找工作,真正能给社会做贡献的时间不足40年,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

 

 雷锋用自己22年的短暂人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什么雷锋就心甘情愿,而一些贪腐之徒就做不到呢?江姐,29岁,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最终惨死于重庆渣滓洞。为什么江姐就可以,而向忠发、顾顺章却一被捕就叛变了呢?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仅仅两年,而他的名字和光辉业绩却永远为人所铭记。为什么焦裕禄就做到了,而有些党员干部却背叛自己的理想,走进囹圄了呢?为什么有的人一生的理想就在于为社会做贡献,而有的人却自私狭隘,只谋求自我得益呢?

 

 中央档案馆珍藏着多位革命烈士的家书。如,刘伯坚在致妻嫂凤笙等的信中写道:“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郭亮就义前在给妻子李灿英的遗书中写道:“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赵一曼在家书中写道:“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38岁的李大钊,36岁的瞿秋白,33岁的彭湃,25岁的王尔琢,22岁的寻淮洲……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些革命者为了千百万中国人的未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宁可牺牲自我。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英勇牺牲并有名可查的共产党人多达370万,这真实地映照了什么叫作“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可能有人会反问,时代不一样了,倘若自己也生在那个时代,指不定会是一个热血青年,问题是,今天是市场经济,不谈物质,只谈情怀和信仰,活在空洞的精神世界里,有实质意义吗?

 

 我们的回答是,人如果要活得有意义,物质要谈,但一定也离不开情怀、信仰这些精神。马斯诺提出了五个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个人的需求层级是依次递增的,生理需要,其价值是最低的;自我实现需要,则具有最高的价值。

 

 事实上,马斯诺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向人们显示了人类自身的丰富性。人会空虚,原因是人有精神需要。人不同于动物,有高于动物的多种潜能,有高于动物的多种需要,因而能够创造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多彩的生活世界和多重的意义世界。比如,爱因斯坦,他在物理学上的突破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意义世界。

 

 生存需要被满足之后,人便提出安全需要,继而提出归属需要。人最怕孤独,所以,我们会害怕人际关系紧张,更害怕形影相吊,最怕的是没人理你。这是一种归属的需要。继而,我们有获得尊重的需要,进一步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人把《西游记》中唐僧率领的团队一一对号入座,认为猪八戒便是生理需要,沙僧是安全需要,白龙马是归属需要,唐僧是尊重需要,孙悟空是自我实现需要。人生追求的最高需要,即人生的大幸福,便如孙悟空那样——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是克服空虚的法宝。

 

 然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需要信仰。信仰会支撑一个人不懈奋斗,在自我实现的奋斗中,人生的价值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生的幸福将不再虚无缥缈。空虚、无聊、无助的精神状态将在不懈奋斗进取的人生中彻底消弭。事实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整个人类都在寻找支撑奋斗的信仰体系。

 

 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无论现实如何变化,传统文化的根脉无法被割断。步入近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多方比较之后,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此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不容否定。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取得成功,给苦苦思索的中国人提了思想上的启迪。在这之前,中国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受关注的面不大,只是把它作为和其他众多学说一样。但现在,社会主义在俄国从学说走向了现实,经历了战乱破坏、饥寒交迫的人民站稳了脚跟,工人和农民破天荒地成了社会的主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而世界的另一边,是一战后混乱不堪、满目疮痍的欧洲。二者的强烈对比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极大的冲击。孰是孰非,选择谁而抛弃谁,答案自然就清晰起来。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两篇文章——《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后,他写道:“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同盟会早期会员吴玉章回忆道:“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虽然,这时候我对中国革命还不可能立即得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新见解,但是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通过上述历史事实,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历史选择。只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激荡、文化多元的时代,总有人对马克思主义持有怀疑,在阐明自己信仰体系时,显得有疑虑,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信心不足。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担心他人对自己信仰的不认同,试图靠“乡愿”去讨好别人。这样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令人鄙夷。信仰是不畏挫折,不畏艰难,越是艰苦卓绝,越需要定力持久。

 

 马克思主义学者陈先达曾经说,如果没有共产主义这个目标,那么马克思主义者就不是在航行,而是在“漂流”。青年学子的思想要有“岸”,不能“走一站,报一站”,要以共产主义为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向着未来航行前进。老一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说:“搞马列的人,不能像黄浦江边的小贩,风和日丽,摆摊迎客;刮风下雨,收摊走人。”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经得起风风雨雨,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港湾,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



 
 
 
 

商品简介

《师说“哲”语——与青年学生谈哲学》是一部研讨青年学生应树立崇高人生信仰的通俗读物。本书以倡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信仰为绪,分八章由浅入深地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及其葆有生命力的内在价值,青年学生应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人生信仰,追求高远的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师帅朋,河南许昌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在《光明日报》《思想教育研究》《半月谈》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2018年第15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青年优秀论文”奖。



目录
本书是一部研讨青年学生应树立崇高人生信仰的通俗读物。本书以倡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信仰为绪, 分八章由浅入深地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及其葆有生命力的内在价值, 青年学生应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人生信仰, 追求高远的人生价值,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主编推荐

《师说“哲”语——与青年学生谈哲学》是一部学者与青年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本书以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自青年学生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信仰讲起,分章论述了马克思信仰的精神内涵、内在价值,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追寻真理的基本路径。尤其是作者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丰富的例举,让本书的哲学探讨和论析具有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