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謇/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謇/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

全新正版 现货速发

14.4 3.7折 39 全新

库存2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开沅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04056

出版时间201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202346156

上书时间2024-12-04

翰林文轩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章开沅,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年少凌风霜
  第一节  游幕生涯
    一、少年时代
    二、冒籍风波
    三、客幕之始
    四、投入庆军
  第二节  经营乡里
    一、场屋蹉跌
    二、社会活动
    三、教书与著述
  第三节  夺魁幕后
    一、状元及第
    二、帝后党争
第二章  言商仍向儒
  第一节  状元办厂
    一、转变的契机
    二、艰难的起步
    三、大生和它的厂主
  第二节  两个世纪之间
    一、办理“认捐”
    二、维新变法
    三、政变前后
    四、“东南互保”
  第三节  实业与教育
    一、《变法平议》
    二、宏图初展
    三、兴办学校
第三章  更张瑟改弦
  第一节  倡导立宪
    一、《东游日记》
    二、投身立宪
    三、预备立宪公会
  第二节  咨议局与请愿
    一、江苏咨议局
    二、国会请愿
  第三节  地方自治
    一、“村落主义”
    二、苏省铁路
    三、劝业会与国民外交
第四章  人海战风雷
  第一节  辛亥前后
    一、“最后之忠告”
    二、转向共和
    三、沪鄂之争
    四、调和南北
    五、结束革命
  第二节  农商总长
    一、调停宋案
    二、调虎离山
    三、总长政绩
    四、最后的决裂
第五章  既死愁不休
  第一节  大生集团的兴衰
    一、鼎盛春秋
    二、好景不长
  第二节  艰难的晚年
    一、在夹缝中奋斗
    二、开拓者的足迹
张謇年谱简编

内容摘要
    张謇,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张謇不是革命家,然而却与辛亥革命发生密切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张謇选择了实业与教育,欲以实业与教育救国,把实业和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多家企业,并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他的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活动,都从实业和教育救国的前提出发。
    辛亥革命前,他参与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被推为江苏谘议局议长。
    辛亥革命后,他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1913年出任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袁世凯称帝后辞职南归。
    1926年病逝,给世人留下一个号称全国模范县的南通。张謇并不在意身后名,他曾自拟生圹墓门联语:“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
    本书详尽描写了这位状元实业家、教育家艰难而不平凡的一生。

主编推荐
胡适: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毛泽东:(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要忘记南通的张謇。

精彩内容
        第一节  游幕生涯
    一、少年时代
    清朝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一个富裕农民兼小商人的家庭。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以后竟会中了状元,并且投身实业、教育,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之一。
    张謇的祖上是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原来是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到祖父辈因为“不治生计”和纵情赌博,才把家产败尽。张謇的祖父名朝彦,在穷困潦倒之余入赘于吴圣揆家。吴圣揆原在通州金沙开一爿小瓷货店,后来迁到海门常乐镇。朝彦除租种几亩田以外,也兼了瓷器贩运。据说,生意最好的时候,经常雇来挑运叫卖瓷器的工人有十几个之多,可见逐渐富裕起来。
    张謇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十多年以后;而在此不过三个多月以前,太平军刚刚定都于金陵。由于僻处江北,通州、海门一带,在鸦片战争以后十多年当中,既未受到战争烽火的直接损害,也未受到外国商品倾销的直接侵袭,基本上保持着千百年来的古老滞缓状态。但是,自从太平军进逼江南以后,大批江浙、皖南的地主和商人,把邻近上海的通海地区看作世外桃源,他们的纷纷到来,增进了这个偏僻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父亲张彭年的家庭经济正是在这些年月里获得明显的改善,据说他已能借些钱经由上海到宁波做生意了。
    几个孩子当中以老四比较聪明,所以张謇自幼至长便得到读书的机会。起初是人邻塾从邱畏之先生学习,到十岁已经读完《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酒诗》《鉴略》《千家诗》《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书。乡村塾师无非是令学生死记硬背,教属对不特不讲究四声,连平仄声也不区分,可见相当平庸。彭年深知自己这样的小户人家若想提高社会地位,只有命子弟走科举入仕这条道路,所以在张謇十一岁时那年,他咬紧牙关,另请宋蓬山先生来家授读。这位宋先生已五十多岁,是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他检查张謇弟兄学业,发现“音训句读多误”,命他们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开始,尽换新课本重读。有时结合《三字经》《四字鉴》《千家诗》为学生讲历史故事,教属对则授以四声。张謇的学业有所进步,又读了《诗经》《尚书》《易经》《孝经》《尔雅》《礼记》等书,学习做五七言诗、试帖诗,到十三岁那年居然能够“制艺成篇”了。
    二、冒籍风波
    同治七年(1868),张謇十五岁就开始进入科举试场。
    通州旧俗,家庭三代均无人入学为生员者,称之为“冷籍”,子弟应试往往要受到学官与保人相互勾串的多方勒索。张謇的家庭自然属于“冷籍”,为避免入场前后的种种刁难敲诈,经他人介绍冒充如皋人张驹的孙子,并改名育才在如皋应试。这当然是需要报酬的,许院试录取,酬以钱二百串。此类事当时不足为怪,而且索取价值不高,所以彭年父子便一一照办。
    张謇初上考场,县、州两试居然顺利通过。但是州试成绩欠佳,取在百名以外。老师督责甚严,大骂说:如果有一千人应试,定额录取九百九十九,唯一不取的那个人必定是你。张謇羞惭至极,在住宅的窗户和帐顶上“并书九百九十九为志”。睡觉时在枕边系两根短竹,夹住自己的辫子,只要翻身牵动辫子,惊醒立即起来读书。每夜读书“必尽油二盏”,看见“九百九十九”往往泪下如雨。夏夜多蚊,便在书桌下摆两个坛,将双脚置于坛中。经过发愤准备,院试果然被取中第二十六名附学生员,获得了秀才称号。彭年一家人的欢喜自然是难以形容。
    张謇在科举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但人生的忧患也随之降临。原来张驹及其弟张马同、侄张镕都相当狡诈,除索取“学官认派保廪生贽及其他费银一百五十元”外,又到彭年家坐索八十元,还要二百二十元约券作为酬谢。其他乘机敲诈者亦纷至沓来。
    从同治七年(1868)到十二年(1873),张謇全家受尽敲诈凌辱之苦,不仅经济上遭受严重损失,而且多次被张镕等人串通学官、董事反诬陷害。张謇十九岁那年因为害怕被如皋县官吏拘押,穿着破鞋,手执灯笼,深夜冒风雨仓皇出城逃走。
    19世纪中叶,特别是太平军起义以后,清王朝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在武力和金钱两方面都急需各地的支持,因此下层群体住往可以通过“军功”或“捐纳”向上层群体进行有限的渗透。张謇既未当兵作战,又缺少足够金钱,他只能以苦读与品格来显示自己的价值,谋求赢得上层群体的识拔与结纳。王崧畦与海门训导赵菊泉、通州知州孙云锦相继察觉张謇的潜在价值,他们最先向这个朴实勤学的农家子弟伸出了援救之手。由于这些正直的地方官员的帮助,并且得到江苏学政彭久余的同情,其间又几经周折、几经磨难,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才经礼部核准“改籍归宗”,总算了结这场无妄之灾。
    张謇家庭虽然号称小康,但底子本来就很单薄,经过这番洗劫性的勒索花费,负债达一千两之多,已经濒临倾家荡产的边缘。但是,对于张謇进人士人群体来说,倒也具有突破性的收获。一是取得上述若干地方官员(主要是学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