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隔震计算实例分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隔震计算实例分析

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开电子发票,

19.7 5.2折 3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廷彦,汪志昊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65336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2560447

上书时间2024-10-18

翰林文轩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廷彦,女,1980年生,汉族,河南原阳人。工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院学位点管理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抗震、抗风、隔震、减震分析与设计。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10余项。

目录
第1章  结构减隔震技术概述

1.1  结构振动控制

1.1.1  被动控制

1.1.2  主动控制

1.1.3  半主动控制

1.1.4  混合控制

1.2  结构隔震

1.2.1  基础隔震

1.2.2  层间隔震

1.3  结构耗能减震

1.3.1  速度型阻尼器

1.3.2  位移型阻尼器

1.4  结构吸能减震

1.4.1  调谐质量阻尼器()

1.4.2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

1.5  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发展趋势

1.5.1  新型隔震技术

1.5.2  新型耗能阻尼器

1.5.3  阻尼器位移放大技术

1.5.4  地震可恢复功能结构

1.6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与计算方法

2.1  抗震概念设计

2.1.1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2  建筑形体与结构构件布置

2.1.3  抗震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

2.1.4  非结构构件的处理

2.1.5  结构材料与施工的保证

2.1.6  结构控制新技术的采用

2.2  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要求

2.2.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2.2.2  结构分析

2.2.3  水平位移限值

2.2.4  构件承载力

2.3  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

2.3.1  地震反应和地震作用的概念

2.3.2  地震作用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2.3.3  计算简图处理

2.3.4  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

2.4  框架结构的抗震措施

2.4.1  抗震等级

2.4.2  内力调整措施

2.4.3  抗震构造措施

参考文献

第3章  框架结构隔震设计与计算方法

3.1  隔震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3.1.1  隔震系统的组成

3.1.2  隔震系统的类型

3.1.3  隔震装置的构造、性能、试验

3.2  隔震结构设计要求

3.2.1  隔震结构方案的选择

3.2.2  上部结构的设计要求

3.2.3  隔震层的设计要求

3.2.4  隔震层以下结构的设计要点

3.2.5  隔震层的连接构造

3.2.6  隔震层的橡胶隔震支座要求

3.3  隔震结构的计算方法

3.3.1  隔震结构地震作用计算

3.3.2  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参考文献

第4章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与计算方法

4.1  消能减震装置及恢复力模型

4.1.1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

4.1.2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

4.2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要求

4.2.1  消能减震结构方案的选择

4.2.2  消能部件的设置

4.2.3  消能装置的设计要求

4.2.4  消能结构的连接构造要求

4.3  消能减震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计算实例

5.1  工程概况

5.1.1  建筑概况

5.1.2  结构概况及结构设计要求

5.2  结构计算模型

5.2.1  PM结构软件

5.2.2  结构建模信息

5.3  结构整体计算结果

5.3.1  结构质量分布

5.3.2  楼层侧移刚度比

5.3.3  各楼层受剪承载力

5.3.4  结构周期及振型方向

5.3.5  地震作用下结构剪重比

5.3.6  结构楼层位移指标(变形验算)

5.3.7  抗倾覆和整体稳定(刚重比)验算

5.3.8  结构整体计算结果分析

5.4  构件受力性能分析

第6章  框架结构隔震计算实例

6.1  一般设计流程

6.2  工程概况

6.3  结构计算模型

6.3.1  分析模型验证

6.3.2  输入的地震动(地震波的选取)

6.3.3  隔震支座在ETABS中的参数定义

6.3.4  隔震支座ETABS中的布置方法

6.4  结构模态(动力特性)分析

6.4.1  隔震结构模态分析

6.4.2  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的模态结果对比

6.5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隔震效果评价

6.5.1  楼层剪力对比

6.5.2  层间位移角对比

6.5.3  楼层加速度对比

6.5.4  支座压应力与隔震层位移对比

6.5.5  结构能量对比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黏滞阻尼器)计算实例

7.1  一般设计流程

7.2  工程概况

7.3  黏滞阻尼器在ETABS中的参数定义

7.4  结构模态(动力特性)分析

7.4.1  减震结构模态分析

7.4.2  减震结构与原结构模态对比分析

7.5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减震效果评价

7.5.1  楼层剪力对比

7.5.2  层间位移角对比

7.5.3  楼层加速度对比

7.6  基于能量法的结构减震效果评价

7.6.1  结构能量对比

7.6.2  附加阻尼比对比

7.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框架结构消能减震(BRB支撑)计算实例

8.1  一般设计流程

8.2  工程概况、阻尼器布置与安装方式

8.3  结构计算模型

8.3.1  BRB在ETABS中的参数定义

8.3.2  BRB不同安装方式在ETABS中的定义

8.4  结构模态(动力特性)分析

8.4.1  减震结构模态分析

8.4.2  减震结构与传统结构模态对比分析

8.5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减震效果评价

8.5.1  层剪力对比

8.5.2  层间位移角对比

8.5.3  楼层加速度对比

8.6  基于能量法的结构减震效果评价

8.6.1  结构能量对比

……

内容摘要
本书综述了国内外结构减隔震技术的近期新研究现状,总结了适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隔震设计计算方法、消能减震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对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隔震和消能减震(黏滞阻尼器和BRB支撑)设计与计算,获得了抗震结构、隔震结构和减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地震能量、附加阻尼比等计算结果,通过对这些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定量数据形式清楚地展示了建筑结构抗震、隔震、消能减震的基本工作原理、区别和联系,便于科研人员、高校学生和工程设计人员理解和掌握。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